图书标签: 刘小枫 散文 一代人 哲学 散文:隨筆:雜著 怕和爱 政治哲学 读而思考,思考而读
发表于2025-02-15
這一代人的怕和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時代進步、感覺進步、學術進步,作者劉小楓說他的感覺仍滯留在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的那個十年──那十年?,中國風起雲湧,文化思想百家爭鳴。作者說「我們幾個人」老在想,現代中國的前輩學人們想了些什麼、為什麼這樣想;西方現代的思想者們想了些什麼、為什麼那樣想……想來想去,不過想的是,「我們」自己該想些什麼、如何想。本書寫出了天不怕地不怕堅信人定勝天的一代中國人的怕和愛,既是信仰上的,也是文化和人性的。本書十年前曾流閱甚廣,好評如潮,十年後這個增訂版,既包括原來的內容,並增加了作者十年來的最新作品。
刘小枫,1956年出生于重庆。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总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比较宗教研究所所长。主要学术著作有:《拯救与逍遥》、《沉重的肉身》,随笔集《我们这一代人的怕与爱》等。
这一代的人的怕和爱,“这一代”,“下一代”呢?
评分这一代的人的怕和爱,“这一代”,“下一代”呢?
评分看得很慢,前面的好好看,里面提到的书也都想看,不过后面几篇像是充页数的。
评分“理想主义的土壤已经重新耕耘,我们已经开始倾近怕和爱的生活”(对这本还真是爱恨参半,刘小枫先生学富五车值得尊敬,读起来一会惊喜一会泄气,喜其博学理性不失感性的思辨能力,不喜其谈论政治哲学时老派知识分子气味太甚,大概做学问做得太深入自会散发这种信手拈来各种形而上概念读起来颇为费力的传统气息吧。。这不禁让我怀疑一个人知识太渊博是否是好事。我等小年轻还是喜欢伍迪艾伦那种戏谑形而上的无厘头小猥琐文艺范。不过这些想法应该是我的学识够不着作者的宽广而产生违和感所发)
评分聽著古典樂讀,很有感覺..
一个在 文革的极端的岁月成长的孩子,还是能够保持 对于美对于 文学等的追求。 不过这些回忆反思文字,还是很深重,不是像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样刻意只是记录 温情的记忆。 在那个时代,旧俄的小说的 人文关怀,或许也引导他后来皈依宗教。 舍斯托夫 后来成为他偏...
评分刘小枫是当代中国少有的思想者。以哲学的形式表达神学,却无意间形成其在文学版图中的异质景观。在身体写作已成时尚的今天,刘氏坚持用心灵诉求来打动和牵动读者,直抵真理的边缘。他的书对读者的智商高低、体悟深浅和灵魂的纯洁与否构成重大考验,以至常使人有“被冒犯感...
评分这不是一本笔调轻松的文学小品,也不是言词犀利的文化批评著作,而是一本关于生命中灵魂生活的启示录般的文集。沿着文字向上追溯,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跨过时间地域的纷杂变换,感受到的不仅是十年前三联首版青涩的味道,也是很久以前已经被遗忘的执著梦想的永恒余温。 这本书一直...
评分作为学者的刘先生是引人关注的,所以我们开始疏漏这本小书《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其实由一名地道的中国人而最终成长为一位神学家,他的思想路径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刘先生的基督徒心路历程在郑重的学术文本写作中至少是很难触摸的,所以我们必须借助大师的叙述来感受他心灵的喜...
评分野兽按:旧文一篇,找个时机再重读这三本书,再写一篇。 从“记恋冬尼娅”到“爱的碎片的惊鸿一瞥” 与刘小枫相遇是在97年的冬天,在学校图书馆邂逅了他的那本《这一代的怕和爱》。也许就是这次与书的邂逅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走上弗洛斯特诗中所言的那条人迹稀少的...
這一代人的怕和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