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英国国籍,现当代最出色的科普、科幻双栖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二十世纪三大最伟大科幻小说家”。 克拉克的作品具有极强的预见性,联合国、NASA和互联网都从他的书中受益。他是撰文提出通信卫星概念并证实其技术可行性的第一人,被誉为“世界通信卫星之父”。 克拉克的代表作品有《童年的终结》、《城市与星》、“拉玛系列”、“奥德赛系列”等。这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畅销不衰。
“木星任务”失败之后,“发现号”太空船即将坠毁在木星上。弗洛伊德博士带队,美苏合作前往救援。等他们一行人好不容易与“发现号” 汇合,却发现船上惟一幸存的太空人鲍曼已经变成了“星童”,他还透过 “哈尔”的银幕,警告博士等人必须在15天之内离开木星……
在阿瑟·克拉克众多作品中,以“太空漫游”四部曲最为脍炙人口,他用丰富的第一手太空科学资料,创造出比现实太空科技更为创新的场景;而他扎实的科学背景,更使作品中提到的科技情节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本书是“太空漫游四部曲”之一的《2010太空漫游》。
以前看电影版2001,完全被想像力震撼,缓慢的镜头不沉闷,静音和噪音也不头疼。愿意在看书时放这部电影,只为听它奇特的声音。那时我还乐于用天马行空这个词儿,但是开始读漫游系列小说以后,渐渐觉得不妥,虽然刚读完2010,整个系列才过半,却越发喜欢作品的严谨。 想像可以...
果然是台湾人翻译的……太容易认出来了
评分看到佛洛依德即使在太空里也“第三次放弃看《追忆逝水年华》第二次放弃看《日瓦戈医生》”的时候忍不住笑了
评分2019 No.09 第二部故事性变强的同时,反倒更趋于平庸了,大概我还是更喜欢第一部那种冷峻太空感和瑰丽想象力的碰撞,独自一人穿梭太空,驶向未知的壮烈与浪漫。哈尔真的全程透着股瘆人的劲儿,好怕它失控大开杀戒(捂脸),最后这么轻易被人类抛弃又觉得有点难过…
评分什么叫“马仙姑”?!什么叫“马仙姑”?!救命啊……以及哪怕不管名称问题和译名一致性问题,故事本身从创意到情节也都不如2001,而且因为是基于电影,还跟2001有矛盾……
评分读完第二部,愈加相信:人类物质文明和思维观念都是自内向外的俄罗斯套娃模式,层层开启无极限。宗教与科学是分布于一个锥形体两侧的弧线,源于一点,终于一处。上帝是存在的,只是我们仍未突破套娃或走完弧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