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黑色石板在史前时代启蒙了地球人类的文明。三百万年后,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同样的石板,而石板在出土瞬间立即朝土星方向发射出电磁信号。美国派太空船“发现号”远征土星,追查真相。太空船的超级电脑“哈尔”发疯,害死三名冬眠中的太空人,并犯弗兰克·普尔变成太空漂流物,只有戴维·鲍曼逃过一劫。幸存的鲍曼独自抵达土星,又发现另一块更大的黑石板……
在阿瑟·克拉克众多作品中,以“太空漫游”四部曲最为脍炙人口,他用丰富的第一手太空科学资料,创造出比现实太空科技更为创新的场景;而他扎实的科学背景,更使作品中提到的科技情节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本书是“太空漫游四部曲”之一的《2001太空漫游》。
阿瑟·克拉克,英国国籍,现当代最出色的科普、科幻双栖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二十世纪三大最伟大科幻小说家”。 克拉克的作品具有极强的预见性,联合国、NASA和互联网都从他的书中受益。他是撰文提出通信卫星概念并证实其技术可行性的第一人,被誉为“世界通信卫星之父”。 克拉克的代表作品有《童年的终结》、《城市与星》、“拉玛系列”、“奥德赛系列”等。这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畅销不衰。
-----------读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四部曲 一,引言 我是科幻小说迷,我觉得这没什么丢人的。我这么说是因为科幻小说现在在国内景象惨淡,各种魔幻,玄幻大行其道,搞得很多科幻小说的作者读者都跟着灰头土脸,被人鄙视。中国的科幻小说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
评分 评分 评分每当我说起自己喜欢的东西,总唠叨个没完,陷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恶性循环。这未见得不是个好习惯,在我这里却很容易转化为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勉强自己的大脑极速运转——超出负荷能力地去追溯、思辨、归纳,打扫记忆的尘埃。一周来,关于“太空漫游”四部曲我说了...
评分大刘的那句话,现在被印在了这一版2001的封面上:“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的拙劣模仿。” 完全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我第一次读到2001,是在大学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80年代的旧书:《2001年…》,正是《2001:太空漫游》的最早的一个版本。我花了大约两个小时,把它读完了...
想起《触不到的恋人》里,2006年的女主角告诉2004年的男主角:“现在是2006年,不过我们还没有发明可以飞在天上的汽车。”
评分生命的存在方式有多少种?大概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也许有一天,人类也可以摆脱身体,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于空间中。然而可以摆脱的是身体,无法摆脱的是烦恼。
评分正是看了这书后就进入科幻这巨坑
评分他看见的似乎是银河照片的底片……
评分錯過阿瑟·克拉克這麼久,真是遺憾,也真是驚喜。閱讀之前很難想像「漫遊」兩字的真正含義,這名字,總讓人以為是銀河系漫遊指南似的搞怪飛行,或者是舉地球之力末日之際的逃難漂流。故事的後半段大部份時間只在飛船的斗室之內,甚至只是鮑曼一人的心理活動和思維起伏,但格局卻是宇宙級的呈現。幾條線沿時空依次鋪展,開始讓人迷惑,每一層次逆轉的意外和懸念,卻吸引閱讀的繼續。雖然被譽為硬科幻的經典,但那些純機械化的描述卻因為語言的簡練硬朗和情節的合理嵌入,也並不那麼難讀。阿瑟一向長於預見,無論是論文或小說,對現實的思考產生對未來偉大的預見,這部亦如是。一個人的孤獨,面對浩渺宇宙,更不值一提,卻又似乎更深邃難耐。一個人,融入宇宙。「因為儘管他已是世界的主宰,他還不太肯定他下一步該做什麽。他早晚會想出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