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小野贤二, 藤原彰, 本多勝一
出品人:
页数:277
译者:李一杰
出版时间:2007-11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30849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日本
  • 日军
  • 二战
  • 抗战
  • 重图
  • 深图历史借阅登记
  • 心理
  • 南京大屠杀
  • 历史事件
  • 二战
  • 中国历史
  • 抗日战争
  • 悲剧记忆
  • 战争史
  • 人类苦难
  • 纪念馆
  • 教育意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集了参加南京大屠杀的19名日本士兵的战争日记,这些日记都是日本军人自己书写的阵中生活及战争、行军情况,真实地记录了这些日本军人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应征入伍,到变成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的心灵历程,再现了南京大屠杀那段残酷的历史。真实深刻,撼人心灵。该书除日记正文外,还附有原日记本的影印及作者的简单情况介绍、日记来源等附属资料,是南京大屠杀的珍贵历史资料。

作者简介

小野贤二是一名普通的日本人,在日本福岛县一家化工厂工作了40多年后退休;小野又是一名不平凡的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近30年的调查研究。

本多胜一 是日本《朝日新闻》的著名记者,他曾在《朝日新闻》连续发表了当年日军在中国犯下了罪行,引起了日本国内的轰动。日本最早揭露日军侵 华罪行的友好人士。

藤原彰(1922年7月2日-2003年2月26日)出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是著名的日本现代史学家、作 者。

藤原彰青少年时期正值日本军国主义思潮高涨阶段,他报考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55期。三年后毕业,成为驻中国华北地区第二十七师团的基层军官。

藤原彰三次负伤,直到晚年,他的下颚上仍然留有八路军的手榴弹弹片造成的伤痕,胸部也残留与川军第44军在茶陵地区作战的子弹,由于脚上的负伤还稍微有一点不良于行。同时藤原彰也看到日本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带来的悲惨现实,逐渐感觉到日本以往鼓吹的解放亚洲而进行“圣战”之类的谎言的虚伪性。

随着战争的结束,藤原彰怀着对战争的疑问,萌生了要弄清战争的真实情况的愿望,从而报考了东京大学文学部史学科。在学史过程中藤原彰受到战后日本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开拓者井上清的影响,开始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来思考日本的近代历史。他的毕业论文是“二二六事件”,随后又与远山茂树、今井清一合著了《昭和史》;结合自己从军的历史和安格卢斯的军事理论写成的《军事史》;战争犯罪方面的《南京的日本军》等近代在日本畅销和有着深远影响的著作。

藤原彰先后任一桥大学副教授、教授、名誉教授。1980年任日本学术会议会员,历史学研究会委员长。

目录信息

译者序
译者凡例

解说
凡例
注解
1.[斋藤次郎]阵中日记
2.[堀越文男]阵中日记
3.[远藤生太郎]阵中日记
4.[伊藤喜八]阵中日记
5.[中野政夫]阵中日记
6.[宫本省吾]阵中日记
7.[杉内俊雄]阵中日记
8.[柳沼和也]阵中日记
9.[新妻富雄]阵中日记
10.大寺隆阵中日记
11.[远藤高明]军中日记
12.[本间正胜]战斗日志
13.天野三郎军邮信件
14.[大内利已]阵中日记
15.[高桥光夫]阵中日记
16.[管野嘉雄]阵中笔记
17.[近藤荣四郎]出征日志
18.[黑须忠信]阵中日记
19.[目黑福治]阵中日记
后记
附图1
附图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3个日本人是有良知的,他们收集的日记证词是最有力的。淞沪抗战国军真的是拼了全力,器械技术都不如对手,是用人命堆出来的。

评分

本书为日本上海派遣军官兵的阵中日记,其中有一线步兵、骑兵、炮兵,还有辎重兵对南京战役的纪录。与回忆不一样的是,日记是作者对战场经历的即时记录。出于自身保护,日军官兵往往对战友和自己在战争中烧杀抢掠的犯罪行为避而不谈,用征发一词来代替抢劫行径。日记中不时有惨不忍睹、亡国的支那人很可怜很可悲的感慨,几乎所有的日记都记载了日军在下关大规模屠杀俘虏,屠杀人数在三千人至三万人不等,每位作者对此都没有畏言,可见是上海派遣军甚至是华中方面军高层下达的杀俘命令,而非是师团一级长官自己擅作主张。大部分日记也记录了日军占领全椒、滁州后,中国民众沿街欢迎的情景,可见日军模仿满清杀人立威有一定效果。还有记录从南京带来的苦力在被日军士兵释放后依依不舍,甚至写下在南京的住址希望该士兵去玩的记录,实在让人怀疑其真实程度。

评分

战争就是这样。人骨子里的残酷。

评分

本书为日本上海派遣军官兵的阵中日记,其中有一线步兵、骑兵、炮兵,还有辎重兵对南京战役的纪录。与回忆不一样的是,日记是作者对战场经历的即时记录。出于自身保护,日军官兵往往对战友和自己在战争中烧杀抢掠的犯罪行为避而不谈,用征发一词来代替抢劫行径。日记中不时有惨不忍睹、亡国的支那人很可怜很可悲的感慨,几乎所有的日记都记载了日军在下关大规模屠杀俘虏,屠杀人数在三千人至三万人不等,每位作者对此都没有畏言,可见是上海派遣军甚至是华中方面军高层下达的杀俘命令,而非是师团一级长官自己擅作主张。大部分日记也记录了日军占领全椒、滁州后,中国民众沿街欢迎的情景,可见日军模仿满清杀人立威有一定效果。还有记录从南京带来的苦力在被日军士兵释放后依依不舍,甚至写下在南京的住址希望该士兵去玩的记录,实在让人怀疑其真实程度。

评分

天真无邪的屠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