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遊園驚夢:昆麯藝術審美之旅》主要內容:在於丹看來,昆麯代錶瞭一種生活方式,於丹說:“我喜歡有一種生活方式可以叫作‘昆麯’。”她認為,昆麯那種細膩、婉轉、精緻、唯美的特點,完全可以作為一種“元素”,進入當下的時尚生活。比如,我們現在流行一種“慢活”的生活方式,所謂“慢活”,“它是指我們每天可以做一些從容舒緩的運動,比如說打打太極拳,練練瑜伽;過一過環保的生活,能夠節約能源,能夠有大段悠閑的時間與傢人、與朋友分享。所有這些健康從容的生活方式”。而這種“慢活”的例子和元素,在昆麯中,觸目皆是。於丹還強調瞭“過程”的重要。《牡丹亭》中,杜麗娘因為夢中遇到俊逸書生柳夢梅而情不能自已,醒來後要去“尋夢”,並因夢而亡又因夢而生。我們往往要問:這種追尋有什麼結果?這種投入是否值得?於丹說,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愛的過程。過程關乎人心,不僅體現一種意願,而且體現一種能力。能夠享受過程,也就是能夠享受人生。
於丹:影視傳媒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
1996年獲北京市優秀教學奬,2000年獲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奬第一名、北京市教學成果奬二等奬、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學奬,2001年獲中國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奬、北京師範大學勵耘奬、北京師範大學十佳優秀教師奬,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十佳電視藝術工作者、中國百佳電視藝術工作者,2005年獲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奬一等奬,2006年獲得“中國十大教育英纔”稱號,被評為2006年品牌中國年度人物之一,2007年獲第三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奬,所講課程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2006年10月以來,於丹教授先後在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欄目上解讀《論語》和《莊子》,社會反響強烈。2007年國慶期間,在中央三套“文化訪談錄”連續七天播齣《於丹•遊園驚夢》,再次引起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去年睡觉前总要听一会儿收音机,一段时间播出的是于丹的《游园惊梦》,断续间听了几折《牡丹亭》,印象挺深。前天在图书馆中见到了结集出版的书,就借了出来,翻看间,看到有些字句下不知哪位读者用铅笔淡淡的画着细线。这样的行为也许应该受到谴责,这可不符合图书借阅...
評分一向对太过流行的东西都有一种排斥。潮流,太具裹挟的力量,在众生喧哗的捧摔之间,有时会让人难以见到真实的面目? 于丹的论语,于丹的庄子,在讲他们的同时,说的也是自己吧。包括新出的《昆曲艺术审美之旅》。她讲的是理想中的自己,希望自己有一种丰富,淡定而从容的...
評分于丹普及昆曲 还是昆曲普及于丹? 方不割 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讲昆曲时,我没有赶上收看,不过,后来在搜视网上搜索到视频录相,补看了几集讲座。后来,听说这个讲座讲稿结集出书了,因为这是关于昆曲的书,爱屋及乌,便在网上订了一本。最近,我就拿到了中华书...
評分《投名状》是近年来不多见的一部好电影,无论是画面、音效、情节等等,更不用多说三个极为出色的男主角,而且配角也个个出彩,30块钱的票价值得!其中有一个太平天国镇守苏州的黄将军引起了我的注意,从言行举止中可以了解到故事背景,他大约三十多岁,年轻时投身反清,虽然不...
評分于丹,很熟悉的一个名字了,过去一直以为她只是一个能深入浅出讲学的教授,如易中天。看完《游园惊梦》才知道不只是教授,而是懂美学的教授。从来都很欣赏懂美学的人,平常人眼里匆匆过的形象或者思想,在他们眼里都能把玩得头头是道,让人感觉自己对美的忽视是那样卑微。 坦...
重新認識瞭於丹
评分這是種慢生活。
评分之前聽於丹講論語沒有感覺,遊園驚夢卻不一樣。或許是和昆麯的機緣,水磨腔的綿柔婉轉,遊刃於心,好像真的能聽懂那載歌載舞至情至性的弦外之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评分文字與文字錶達齣來的內涵均很討巧,不偏不倚,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但也因如此,過於虛假,她書中所謂生命中真實的激情在她書中體會不到。我想問,一個人聰明到大傢都知道他是聰明人,那他真是個聰明人嗎?
评分講的不錯,很有營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