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影视传媒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0年获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2001年获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0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获得“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被评为2006年品牌中国年度人物之一,2007年获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所讲课程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2006年10月以来,于丹教授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解读《论语》和《庄子》,社会反响强烈。2007年国庆期间,在中央三套“文化访谈录”连续七天播出《于丹•游园惊梦》,再次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主要内容:在于丹看来,昆曲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于丹说:“我喜欢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叫作‘昆曲’。”她认为,昆曲那种细腻、婉转、精致、唯美的特点,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元素”,进入当下的时尚生活。比如,我们现在流行一种“慢活”的生活方式,所谓“慢活”,“它是指我们每天可以做一些从容舒缓的运动,比如说打打太极拳,练练瑜伽;过一过环保的生活,能够节约能源,能够有大段悠闲的时间与家人、与朋友分享。所有这些健康从容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慢活”的例子和元素,在昆曲中,触目皆是。于丹还强调了“过程”的重要。《牡丹亭》中,杜丽娘因为梦中遇到俊逸书生柳梦梅而情不能自已,醒来后要去“寻梦”,并因梦而亡又因梦而生。我们往往要问:这种追寻有什么结果?这种投入是否值得?于丹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爱的过程。过程关乎人心,不仅体现一种意愿,而且体现一种能力。能够享受过程,也就是能够享受人生。
一向对太过流行的东西都有一种排斥。潮流,太具裹挟的力量,在众生喧哗的捧摔之间,有时会让人难以见到真实的面目? 于丹的论语,于丹的庄子,在讲他们的同时,说的也是自己吧。包括新出的《昆曲艺术审美之旅》。她讲的是理想中的自己,希望自己有一种丰富,淡定而从容的...
评分生命里的某些时光注定要浪掷 给一些自己私藏着世界遗忘着的程式。 比如你的水磨唱腔, 比如我的荒岛流浪。
评分《投名状》是近年来不多见的一部好电影,无论是画面、音效、情节等等,更不用多说三个极为出色的男主角,而且配角也个个出彩,30块钱的票价值得!其中有一个太平天国镇守苏州的黄将军引起了我的注意,从言行举止中可以了解到故事背景,他大约三十多岁,年轻时投身反清,虽然不...
评分也许,我给的评价有些偏低。 出于对昆曲的喜欢,出于爱干净的封面,虽然看着里面稀松的排版,还是毫不犹豫的买了。 但是,看第一章时就发现并不和我胃口,但是抱着后面还有珠玑的希望,勉强看完。 并没有看不上于丹老师的意思,但是这本书真是简单的让大家知道昆...
评分——评《于丹·游园惊梦》 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和同事练完瑜珈,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下,慵懒的前行,意外的发现了书摊,我快步上前,浏览着一本本书名,当看到《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这本书时,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 对于昆曲我一无所知,隐约记得白先勇...
画很好看。
评分讲的不错,很有营养
评分这是种慢生活。
评分想不明白 当年受昆曲熏陶那么高雅的丹丹 如今会变的如此
评分以优美的诗情充沛地表达出昆曲意境的普及读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