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知識論

刑法知識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陳興良
出品人:
頁數:382
译者:
出版時間:2007-10
價格:4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08497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刑法學
  • 刑法
  • 陳興良
  • 法律
  • 刑法
  • 知識論
  • 法理學
  • 犯罪
  • 刑罰
  • 法律哲學
  • 理論研究
  • 學術著作
  • 法學
  • 刑法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我國麵臨著刑法知識的重大轉型,唯有完成這一轉型纔能使我國刑法知識適應刑事法治建設的需求。在過去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在刑法工具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刑法問題的思考都是一種政治的力量,一種意識形態的考量,因而所謂刑法知識完全混同於政治常識形態教條,刑法知識的學術化完全無從談起。刑法知識的政治化以及意識形態化,實際上是政治對刑法學的一種侵蝕,有害於學術的獨立性和知識的純粹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刑法知識麵臨著去意識形態化的迫切性。從而實現對刑法學術的最終迴歸。本書是陳興良教授對刑法知識的最新研究成果,對於提升我國刑法學的學術水平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著者簡介

陳興良,1957年3月21日生,浙江義烏人。1981年12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係,獲法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係。1984年12月獲法學碩士學位,1988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84年至1997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94年被評為博士導師。現任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究所所長,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監獄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傢等職。1997年法選第二屆“全國十大傑齣中青年法學傢”:2000年獲教育部第二屆高校青年教師奬:2001年“中國司法製度與司法改革”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奬:2004年經人事部等八部委批準,入選“新世紀百韆萬人纔工程”國傢級人選:2004年入選教育部文科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2005年“刑法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獲國傢級教學成果二等奬;2006年作為課程負責人的北京大學刑法課程被評為國傢精品課程。

主要學術成果:專著《正當防衛論》(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1987);《共同犯罪論》(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1992),1994年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刑法哲學》(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1992年初版,1997年修訂1版,2000年修訂2版,2003年修訂3版),1995年獲國傢教委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奬;《遺傳與犯罪》(群眾齣版社,1992);《刑法的人性基礎》(中國方正齣版社,1996年初版,1998年第2版),2000年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刑法疏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齣版社,1997);《刑法的價值構造》(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1998),2002年獲教育部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奬;《刑法的啓濛》(法律齣版社,1998年初版,2003年修訂版);《刑法適用總論》(法律齣版社,1999),2002年獲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奬;《本體刑法學》(高務印書館,2001),2002年獲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規範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03),2006年獲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奬;《刑法學的現代展開》(與周光權閤著,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06)。

除專者外,另有文集8部,並主編著作三十餘部,閤著6部,閤譯5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中外法學》等核心刊物發錶論文二百餘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法這知識形態論
一、法的形態:價值、規範與事實
二、法學的形態:法哲學、法理學與社會學
三、以刑法學為視角的考察
第二章 刑法學知識論
一、古代律學傳統的中斷與近代刑法學的誕生
二、蘇俄刑法學的引入與我國刑法學的嬗變
三、德、日刑法學的藉鑒與我國刑法學的突圍
第三章 犯罪學知識論
一、刑事一本化視角的確立
二、犯罪的知識整閤
三、以犯罪概念為範例的考察
第四章 刑法教義學方法論
一、法學方法探尋
二、法教義學及其方法論
三、刑法解釋方法論
四、犯罪構成方法論
五、案件事實認定方法論
六、刑法論證方法論
第五章 判例刑法學方法論
一、判例法的曆史溯源
二、法學知識形態的類型考察
三、判例教學法的內容分析
四、判例刑法學的方法論特徵
第六章 社會危害性理論的反思檢討
一、社會危害理論的曆史嬗變
二、以形式與實質為工具的分析
三、從社會危害性到法益侵害性的轉換
第七章 社會危害理論的批判性清理
一、社會危害性的反形式主義分析
二、社會危害性與犯罪實質概念的考察
三、社會危害性與犯罪構成體係的考察
第八章 違法性理論的反思性檢討
一、違法性理論的曆史演變
二、違法性理論的內容界定
三、違法性理念的體係定位
第九章 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的雙重清理
一、刑法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的譜係
二、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的內容分析
三、刑法學理論的哲學訪求論根據
第十章 犯罪論體係理論
代跋 突破與突圍:刑法學前沿報告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