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道之际扬州常州区域文化比较研究

嘉道之际扬州常州区域文化比较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立望
出品人:
页数:285
译者:
出版时间:2007-8
价格:20.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805459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常州
  • 扬州
  • 清代
  • 艾尔曼
  • 朴学与公羊学
  • 徐立望
  • 待购
  • 工具书
  • 区域文化
  • 常州
  • 扬州
  • 嘉道时期
  • 文化比较
  • 地方文化
  • 历史研究
  • 社会文化
  • 明清史
  • 文化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考据学是清代的主导学术,嘉道之际,常州区域文化十分发达,在古文、词学、公羊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创新,成为全国文化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扬州地区作为商业繁荣之所,文化交流频繁,然而文化特征却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崇尚朴实无华之学,体现出经学领域的最高水准。本书对嘉道之际扬州、常州的区域文化展开比较研究,力图揭示它们这一学术体系的形成原因,文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等。

作者简介

徐立望,1975年生,浙江黄岩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副主任,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省历史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清代今文经学、区域学术文化史、浙江近现代史。

目录信息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主要概念的阐述
第二节 选择扬州和常州的时空考虑
第三节 研究成果述评
第二章 扬州与常州的文人样本选择及其仕途、出身
第一节 扬州与常州文人样本的选择
第二节 扬州与常州文人仕途与出身分析
第三章 扬州地区文化概述
第一节 扬州文化特色形成的渊源
第二节 扬州学术谱系的确定及分析
第四章 常州地区文化概述
第一节 常州地区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常州地区的文风
第三节 常州士人的文化成就与产生原因
第五章 扬州经学的兴盛
第一节 焦循:证之以实,运之于虚
第二节 阮元:推明古训,实事求是
第六章 重塑笺注:扬州经学发展之后劲
第一节 刘文淇与《左传》研究
第二节 刘宝楠与《论语》研究
第七章 常州公羊学与经世致用
第一节 公羊学复兴起因说
第二节 艾尔曼研究模式的检讨
第三节 “自污其学”——庄存与的学术取向
第四节 庄有可和庄述祖:庄氏之学的分向
第五节 刘逢禄:保守的经世者
第八章 经世领域的拓宽——以张惠言、周济、恽敬为中心
第一节 张惠言:一介儒生
第二节 周济词史的提出与晋略的编撰
第三节 恽敬:文人与循吏
第九章 常州区域文化的发展及其交流
第一节 李兆洛:通脱之人
第二节 包世臣:常州“同党”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硕士选择研读的是咸丰、同治、光绪之间,关于郭嵩焘的人物研究。博士研读的时代是嘉庆道光年间,扬州与常州区域比较研究并涉及常州公羊学和经世思想(竟还检讨了艾尔曼的范式)。

评分

作者硕士选择研读的是咸丰、同治、光绪之间,关于郭嵩焘的人物研究。博士研读的时代是嘉庆道光年间,扬州与常州区域比较研究并涉及常州公羊学和经世思想(竟还检讨了艾尔曼的范式)。

评分

作者硕士选择研读的是咸丰、同治、光绪之间,关于郭嵩焘的人物研究。博士研读的时代是嘉庆道光年间,扬州与常州区域比较研究并涉及常州公羊学和经世思想(竟还检讨了艾尔曼的范式)。

评分

作者硕士选择研读的是咸丰、同治、光绪之间,关于郭嵩焘的人物研究。博士研读的时代是嘉庆道光年间,扬州与常州区域比较研究并涉及常州公羊学和经世思想(竟还检讨了艾尔曼的范式)。

评分

作者硕士选择研读的是咸丰、同治、光绪之间,关于郭嵩焘的人物研究。博士研读的时代是嘉庆道光年间,扬州与常州区域比较研究并涉及常州公羊学和经世思想(竟还检讨了艾尔曼的范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