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把你放到地下室四十年,不讓你有任何事情可做,
然後再到你的地窖裡來,看看你到了何種地步;
四十年無事可做,一個人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
居住於地下室、年約四十的退休公務員,是一名深沉的自我分析者,一個與眾人隔離卻又極其敏銳的人,他蟄居於地下,孤獨地談論自己,申辯各種存在的課題,疾病、復仇、墮落、怠惰、理性等,他與自己對話——「無疑你是想說點什麼,但由於懼怕,你隱藏了最根底的話,因為你沒有決心把它說出來,你所具有的僅僅是懦弱的無禮。」上半部〈地下室手記〉即是其一人長篇的獨語;下半部〈只緣那濕濕的雪〉,則是他對往事的追想,以及和妓女麗莎的相識,愛與傷害。
《地下室手記》是杜斯妥也夫斯基創作生涯的轉捩點,一篇哲學性的導論,預示了之後《罪與罰》、《白癡》、《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等多部偉大小說的主旨。美國哲學家考夫曼認為,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是存在主義的完美序曲。
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 1821-1881)
生於莫斯科的中產階級家庭,曾因參與社會改革運動而入獄,後被判流放西伯利亞長達十年。
杜氏處女作〈窮人〉發表之後,備受文評家肯定,預言其將成為偉大的作家。結束流放,重獲自由後,他以《死屋手記》恢復早年的文學聲譽。其後陸續寫出《地下室手記》、《罪與罰》、《白癡》、《永恆的丈夫》、《少年》等屹立世界文壇的不朽作品,以及最後的巨著《卡拉馬助夫兄弟們》。
本文缘起这篇评论:http://www.douban.com/review/1201657/,是对这篇评论的回应。我的观点都在文中,这里要说明我为什么选中评论《地下室手记》作为我的回应。第一,我不喜欢吵架,尤其是不喜欢和受迫害妄想狂吵架,因此我没有回帖,而是找到一本能代表我观点的小说作为我回应...
评分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位致力于不断探究、挖掘人性的作家,其才华让后来者往往只能“绝望地羡慕”,除开闻名遐迩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更是以未成品身份高居文学之峰。相比之下,《地下室手记》则因体量较小,不那么引人注目,而有被人遗忘之虞。——对于陀氏爱好者来...
评分搁在当下的环境里来说,我觉得这本书极其准确的描述了抑郁者或者有抑郁倾向的一类人的心理,他们思维高度发达,擅于思辨,擅于推理,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和活跃,但与外界的关系很紧张,一点刺激皆会引起其心理上的连锁反应,进而精神紧张,行动迟缓,词不达意。换句话说,他们太...
评分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很多时候会连气都透不过来。那压死人的贫穷和困窘让他本人或者他的主人公们,置身于悲惨绝望的境地。可以说,走投无路就是他架构故事的主旋律,《罪与罚》的开始拉斯科尔尼科夫就被贫困逼得透不过气来,他“在楼梯上顺顺当当的躲开了女方东”,到达位...
评分看在是印刻出版还有小开本轻便易携才买的,没想到这么一本小书也有错字和标点错误,更令人发指的是译者很奇葩地把God音译为“高特”,幸好只是这一部,要是《卡拉马佐夫兄弟》,“我的高特”“看在高特的份上”“以高特的名义”。。这违和感,谢特!(要不看在老陀份上才不会打四星)
评分看在是印刻出版还有小开本轻便易携才买的,没想到这么一本小书也有错字和标点错误,更令人发指的是译者很奇葩地把God音译为“高特”,幸好只是这一部,要是《卡拉马佐夫兄弟》,“我的高特”“看在高特的份上”“以高特的名义”。。这违和感,谢特!(要不看在老陀份上才不会打四星)
评分书不错,就是卖亏了。
评分看在是印刻出版还有小开本轻便易携才买的,没想到这么一本小书也有错字和标点错误,更令人发指的是译者很奇葩地把God音译为“高特”,幸好只是这一部,要是《卡拉马佐夫兄弟》,“我的高特”“看在高特的份上”“以高特的名义”。。这违和感,谢特!(要不看在老陀份上才不会打四星)
评分看了短評才知道書裡面的「高特」是什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