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1906-1932),笔名驭聪、秋心,福建闽侯人。
他的一生艳若昙花,却也如昙花稍纵即逝。
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毕业后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1932年,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
大学期间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写作。散文代表作有散文集《春醪集》、《泪与笑》。
翻译书目:《近代论坛》(英)狄更生、《英语诗歌选》、《草原上》(苏)高尔基、《摩尔·弗兰德斯》(英)笛福、《红花》(俄)伽尔逊、《吉姆爷》(波兰)康拉德。
在众多的现代作家中,“梁遇春”三个字因蕴集了短暂、绚丽的一生而为众人不断提及。
《春醪集》和《泪与笑》是梁遇春26位短暂年华的结集。《春醪集》中“偷饮春醪”的豪情,与《泪与笑》中费尽心机而得的“空心的笑”,恰如少年激情与现实无奈的碰撞,也是梁遇春绚丽一生中的几许黯然。
废名说梁遇春的散文是六朝小品,说的十分恰当。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这是我的感觉 像乔尔乔内笔下的《春》,希腊神话里吹着笛的潘神。看得出写作者读书的多而驳杂,散文也写的草长莺飞,杂花生树。 作者似乎崇尚闲散自然的态度,这几乎是中国文人气质最后的显现,甚至在他那个...
评分上大学时,有个另类且才华出众的教授,教我们现当代文学。此君有一特点,讲课时眼睛时时看向窗外。其理论为,窗外的景色日日不同,即使在同样教室,一讲三十年,依然不会厌。被问到人生的最快乐的事,他如是答:“读书、喝酒、男欢女爱,至于第四样,容我想一想。”这一想...
评分 评分——读梁遇春《春醪集》、《泪与笑》及其他散文 梁遇春的散文并不多,然而却能独树一帜。 说梁遇春是个天才,丝毫不夸张。他的文章写的好看,可以当得上“漂亮”这个词,这绝非辞藻的华丽,而是于平实中自有一股逼人的才华流溢着,堪称“酝酿了一个好气势”(废名语)...
评分废名说梁遇春的散文是六朝小品,说的十分恰当。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这是我的感觉 像乔尔乔内笔下的《春》,希腊神话里吹着笛的潘神。看得出写作者读书的多而驳杂,散文也写的草长莺飞,杂花生树。 作者似乎崇尚闲散自然的态度,这几乎是中国文人气质最后的显现,甚至在他那个...
此人只好彩笔成梦,为君应是昙华招魂
评分我编的书
评分文中有些观点我有找到共鸣,比如“真真对于人类理智力的薄弱有同情的人是自己也加入跟着人们胡闹,大家一起乱来,对人们自然会有无限同情。”还有“我听说悲哀是最可爱的东西,只有对于生活有极强烈的胃口的人才会坠涕泣血,滴滴的眼泪都是人生的甘露。若使生活不是可留恋的,值得我们一顾的,我们也用不着这么哀悼生活的失败了。所以在悲哀时候,我们暗暗地是赞美生活。”他用一种达观地态度既诉述了要切切地把握年少一鼓作气折腾的能力,也要将受过伤害的悲哀化成一种得着。这样大喜大悲的人生才是真有趣味的。断断续续花了大概两个礼拜的琐碎时间才读完。不长,但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不像有些散文就是一股神气散缓地劲儿卖弄才情,他的观点不奉承权威,中中肯肯,平白却不失生动。
评分《泪与笑》绝好
评分不畏张弓拔刀,惟畏白醉春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