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庵诗话》学问乃天下公器,这是一条绵延而义无返顾的河流。在这学问的河流之上,一些有作为的学者,孜孜以求,记述下他们常年累积的学术思想,有的虽未终其研究,但已发出绚烂之光芒,成为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长久以来,由于社会环境或自身性格的原因,这些有作为的学者被隐藏起来。有的学禅,神龙见首不见尾;有的隐忍,甘于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有的太过纯洁,不被世俗所容;有的遭遇不宽容的时代,被压倒在地下,仅仅因为说了“犯忌”的话,而遭罪一辈子,因而学术的话语也被掩抑……
我学过太极拳,大约用了一两个月,学了二十四式的架子。几年间因为工作变迁,没有机会同那一群大爷大妈们联系,都荒疏了。本周下了一个二十四式的视频,少女的身法,一招一式,让人欣喜,让人震惊,欣喜的是动作的美感,震惊的是自己从未体会到的招式的细节处理。 世间万物,...
评分顾随者,人谓之中国现代学术史一度被埋没的大家。究其何以被埋没,需从其学术思路和倾向窥见。若论学术思路,便不可绕过个人情感倾向,学术修养积淀与学术生长环境。以此小文,简评叶嘉莹先生整理、三联书店二零一三年再版的《驼庵诗话》。 此书是顾随先生的课堂论述集子,内容...
评分又到了阴雨迷蒙的湿暖季节,万物总是在雨雾笼罩之下,不那么清晰、不那么敞亮,和心情相关。这几日闲下来时就翻顾随先生的《驼庵诗话》,倒也很有兴味。 因叶嘉莹先生知道了顾先生,可惜这样的大师留下来的书不多,只在大学图书馆里翻到一本他谈禅...
评分——记顾随先生《驼庵诗话》 文 / 张素闻 “文学是人生的反映,吾人乃为人生而艺术。若仅为文学而文学,则力量薄弱。” “凡艺术作品中皆有作者之生命与精神,否则不能成功。人创作时将生命精神注入,作品即作者之表现。” “一个诗人,特别是一个伟大天才的诗人,应有圣佛...
评分又到了阴雨迷蒙的湿暖季节,万物总是在雨雾笼罩之下,不那么清晰、不那么敞亮,和心情相关。这几日闲下来时就翻顾随先生的《驼庵诗话》,倒也很有兴味。 因叶嘉莹先生知道了顾先生,可惜这样的大师留下来的书不多,只在大学图书馆里翻到一本他谈禅...
主要的几个点在《顾随论学精要》里面都已有所涉及。想得更清楚的:音韵与力;氤氲,夷犹与锤炼;因和缘。讲到《曲江二首》的时候,平行与上下,真是透彻。讲到六言诗——恕我不敢苟同了。王摩诘“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苦水先生改为五言何以成了“花落家童扫”? 一改则有闲之气全失矣。 语词的调节作用——说得极是。 总论而言此书系统不少,炼字触发比较还是得读《顾随论学精要》。余下的心事便是找机会把这两本书买回家了。
评分小老头形象活灵活现
评分整本诗话充满了细腻、幽微、矛盾、灵光乍现的片段,不成体系,不受逻辑的束缚,却提供了一个空间,让不同时代的生命在此相遇。
评分顾随先生的观点我并不是完全同意,但不能否认他是个金句王,总会时不时冒出一句刺激而又不得不赞同的评论——当然,这仅限于前半部分;后半部分顾随先生与其说是用中式马列去批评诗词,还不如说是努力让自己的文章向政治声音靠拢。我读到的更多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无奈与凋零,不得不感慨那个时代的可恨。
评分偶然看了凤凰网对叶嘉莹的访谈,想到很早前读到的顾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