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南土曆史地理與文化

周代南土曆史地理與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武漢大學齣版社
作者:徐少華
出品人:
頁數:390
译者:
出版時間:1994-11
價格:11.4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701171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地理
  • 先秦史
  • 考古
  • 楚文化
  • 徐少華
  • 曆史
  • 西周
  • 1994
  • 周代
  • 南土
  • 曆史
  • 地理
  • 文化
  • 古代中國
  • 曆史地理
  • 文明發展
  • 地方史
  • 華夏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周代南土,既是一個時代概念,也是一個空間範圍。從時代上講,它包括西周、春鞦和戰國3個時期,起於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迄於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前後經曆800餘年。從空間上看,它包括南陽盆地和淮河上中遊兩個地區,西起秦嶺南坡的漢水支流丹江流域,東至淮河中遊今安徽壽春一帶,南以漢水和桐柏、大彆山脈為限,北抵汝、潁、渦諸水上遊的今河南汝陽、禹縣、太康、永城一綫,即文獻所載的周王朝南部境土。

本文從曆史地理的角度齣發,以曆史文獻、考古材料及實地考察相結閤,藉鑒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調查報告和地圖資料,從不同的角度、分不同的層次,對周代南陽盆地、淮河上中遊地區各諸侯國的族屬來源、曆史發展、地理變化和文化特色進行係統分析,弄清他們各自匯入楚民族的不同時時期和為後來楚文化的形成、發展所提供的曆史、地理、文化背景,進而探討這兩個地區在齣國曆史發展和文化演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楚國在這兩個地區的長期開發、經營中所作齣的貢獻。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上編:列國地理與文化】
第一章 周代南土及其諸侯國形勢 5
第一節 商末周初形勢及周人嚮東南的發展 5
第二節 周代南土諸侯國概說 7
第二章 南陽盆地諸侯國曆史地理文化 10
第一節 鄧國 10
一 鄧國的族姓 10
二 鄧國的地望 12
三 鄧國的曆史與文化 15
第二節 鄂國 19
一、早期鄂國曆史及地望 19
二、西周鄂國青銅器分析 21
三、鄂國地望及其與南淮夷關係探討 25
第三節 申國 28
一、申國的始封及其早期活動 28
二、申國在南陽盆地的建立與曆史概述 29
三、關於申都在今南陽市的論證 31
四、申國的東遷和地理分析 34
五、申國的疆土和文化 38
第四節 呂國 39
一、呂國的淵源和南遷 39
二、南遷後的呂國地望與國勢 41
三、呂地入楚及後期呂人的活動 43
四、新蔡呂國說之試解 44
第五節 謝國 47
一、謝國早期的地理與曆史 47
二、謝的南遷及其地望 50
三、有關謝國地望的其它不同說法 52
第六節 西蓼國 54
一、西蓼的地望與國名之異文 54
二、西蓼存滅簡述 55
第七節 唐國 56
一、唐國的曆史與族姓 56
二、唐國地望試析 59
第三章 淮河上中遊兩岸列國地理與文化 71
第一節 樊國 71
一、樊君夫婦墓的發現及文化特徵 71
二、樊君銅器的再認識和族姓分析 73
三、樊國地理考實 75
四、餘論 79
第二節 息國 80
一、息國曆史及族姓 80
二、息國銅器的初步認識 82
三、息國地望分析 85
第三節 弦國 88
一、弦國存滅與族姓 88
二、弦國地望辨析 89
第四節 黃國 93
一、黃國族姓及淵源 93
二、周代黃國曆史簡述 94
三、黃國銅器及其相關材料分析 95
四、周代黃國的地望 101
五、黃國文化及其與周圍文化的關係 102
第五節 江國 104
一、江國族姓和曆史 104
二、有關江國銘文材料的初步清理 105
三、江國地望稽疑 110
第六節 蔣國 112
一、蔣之始封和爵稱 112
二、蔣國曆史地理及其相關問題 114
第七節 東蓼國 118
一、東蓼地望決疑 118
二、蓼與舒蓼辨析 122
第八節 番國 123
一、番氏銅器的初步清理 123
二、番國曆史簡論 130
三、番國地望分析 133
四、餘論 136
第四章 淮北汝潁地區諸國曆史地理與文化 151
第一節 房國 151
一、房國曆史及族姓 151
二、房國的地望 152
三、堂溪地望決疑 153
第二節 道國 柏國 156
一、道、柏的曆史與族姓概述 156
二、道國地望 157
三、柏國地望 158
第三節 瀋國 159
一、瀋之族姓及曆史 159
二、瀋國地望析疑 161
第四節 蔡國 163
一、蔡國的始封 163
二、銅器銘文所載蔡國史實分析 165
三、蔡國曆史文化簡論 172
四、蔡國的遷徙和地望 174
第五節 頓國 項國 177
一、頓、項曆史及存滅 177
二、頓國的地望 179
三、項國地望 182
第六節 陳國 184
一、陳之始封和族姓 184
二、陳國銅器考察 184
三、陳國曆史概述 190
四、陳國疆土和城邑 192
第七節 厲國 194
一、古苦縣之厲及其曆史 194
二、褒信之厲考異 196
三、厲國的遷徙及有關問題 198
第八節 許國 200
一、許國的始封和地望 200
二、許國曆史概覽 201
三、許之遷徙與滅亡 203
四、許國銅器及其文化初析 205
第九節 應、鬍、養諸國綜議 210
一、應國述略 210
二、鬍國析異 213
三、養國簡論 216
【下編 楚國北部疆域的發展和地理變化】
第一章 楚國早期形勢和丹陽地望 235
第一節 楚族源及其始封立國 235
第二節 西周時期的楚國形勢 237
一、早期楚國與周楚關係 237
二、西周後期的初步發展和對外擴張 239
第三節 丹陽地望及其考古學分析 242
一、丹陽地望考辨 242
二、文化麵貌分析 245
三、相關問題解疑 248
四、丹陽變遷新釋 253
第二章 春鞦時期楚國北部疆域的拓展與縣製考察 259
第一節 楚對南陽盆地、淮河上中遊地區的開拓 259
一、春鞦初期的形勢與楚都遷郢 259
二、立足江漢,封畛淮汝 261
三、北上爭霸,問鼎中原 263
四、北境弭兵,爭奪淮域 268
五、春鞦楚國北疆綜述 273
第二節 春鞦楚縣的建置、特點以及性質和作用 275
一、春鞦楚縣辨誤 276
二、春鞦楚縣補遺 281
三、春鞦楚縣的特點、作用和性質 284
第三章 楚國的民族融閤與多元楚文化的形成 299
第一節 楚國的民族融閤與民族關係 299
一、楚並國方略概述 299
二、楚國民族政策簡論 304
第二節 多元楚文化的形成與南陽盆地、淮河上中遊地區的關係 307
一、南陽盆地、淮河上中遊地區在楚國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07
二、楚國對異族人纔的引進和應用 309
三、多元楚文化形成的曆史文化背景 311
第四章 戰國時期楚國北部疆域的變遷 314
第一節 戰國早期楚國北疆態勢 314
第二節 戰國早期楚國北部疆域的變化 319
一、汝潁上遊地區與韓魏勢力的爭奪 319
二、睢、濊之間的開拓 323
三、秦人勢力的東南發展與丹水上中遊楚國故地的喪失 325
第三節 楚國北疆的迅速喪失與重心東遷 333
一、丹陽、藍田之敗與漢中丹陽故地入秦 333
二、汝潁上遊地區的繼續爭奪與局部進展 336
三、垂沙之戰與楚國北疆的大片喪失 341
四、相關問題辨析 346
五、江漢基地的陷落與楚重心東遷 350
第四節 東遷之後楚國北疆的演變 356
一、東遷之後的基本形勢 356
二、東遷之後的北部疆域變化 357
三、內部政局的動蕩與楚都壽春 360
四、秦取淮域與楚國的滅亡 363
第五節 戰國時期楚北疆述略 367
結語 384
後記 39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後半部分翻得比較快。書很好,對南土諸國的梳理詳盡紮實,每有創見,從曆史地理的角度對楚國曆史的梳理中規中矩,脈絡清楚。讀左傳讀到一頭霧的時候很適閤翻一翻~

评分

老師的書,力薦!

评分

長期身處史學傾嚮特彆嚴重的考古學科環境下,有時會特彆討厭“證史”這個最終目標,連帶著專業方嚮的選擇都會盡量避開“有史可證”的時期。隨著學習與理解的加深,認識到將考古的發現與研究置於一個相對具體的時間與空間,或許更有利益它的文化闡釋與重構。

评分

後半部分翻得比較快。書很好,對南土諸國的梳理詳盡紮實,每有創見,從曆史地理的角度對楚國曆史的梳理中規中矩,脈絡清楚。讀左傳讀到一頭霧的時候很適閤翻一翻~

评分

多數考訂很精準,寫論文的案頭參考書之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