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俗文學

中國俗文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陳平原
出品人:
頁數:310
译者:
出版時間:2011-8-1
價格:4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09943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陳平原
  • 民俗學
  • 文學
  • 文化研究
  • 古代文學
  • 社會史
  • 工具書
  • +陳平原+夏曉虹
  • 中國俗文學
  • 民間文學
  • 通俗文學
  • 古代文學
  • 小說
  • 話本
  • 地方戲麯
  • 文學史
  • 俗語
  • 民間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俗文學》內容簡介:十年前,因偶然的因素,我開始接手中國俗文學學會的工作。上任伊始,創辦學術集刊的計劃落瞭空,倒是學術史清理工作進展順利,先後組織瞭若乾學術研討會,並閤作編纂瞭聲譽頗佳的《現代學術史上的俗文學》(湖北教育齣版社,2004)。

其實,類似的工作,此前此後也有人做,如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編(《中國俗文學七十年》(北京大學齣版社,1994)、王文寶撰《中國俗文學發展史》(燕山齣版社,1997)、陳泳超著《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現代軌轍》(北京大學齣版社,2005)等。此所謂“英雄所見略同”,都是希望藉清理學術史,獲得前進的方嚮、思路與動力。

誰都明白,反省前人足跡,並不保證自傢的錶演一定精彩。明白學科發展方嚮,知道路該怎麼走,必須伴隨艱苦卓絕的上下求索,方纔可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業績。

記得幾年前,我曾談過俗文學研究的“精神性”、“文學性”與“當代性”,現在看來,還得添上一兼及田野調查與書齋作業的“學術性”。而這,因眾多訓練有素的博士碩士逐漸走上教學及科研崗位,將變成現實。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寶捲輯本》導論(李世瑜)
形成期之寶捲與佛教懺法、俗講和“變文” (車锡倫)
子弟書研究之迴顧與前瞻 (黃仕忠 李芳)
試論麯藝發展觀(戴洪森)
明清小說在東北少數民族說唱文學中的傳播 (吳剛)
從宋元話本到《聊齋誌異》 ——論講唱文學對文言小說的滲透 (陳文新)
小說間的比賽 ——以《三國演義》為中心 (魯小俊)
論“三言”中人物形象符號化傾嚮 ——以有關兄弟析産的作品為考察中心 (白嵐玲)
《西遊補》與《西遊記》關係新探 (趙紅娟)
論中國當代通俗小說的語境和批評標準 ——以近十年中國通俗小說創作為中心 (湯哲聲)
論民間小戲的形態價值與生態意義 (劉禎)
語言民俗和戲麯創作 (李祥林)
“文君聽琴”的文學意義 ——元代纔子佳人戲的戀愛模式 (黃卉)
明代戲麯評點與批評話語的轉換 (硃萬曙)
方成培《雷峰塔》版本研究(明光張弘)
杜步雲與瑞鶴山房抄本《戲麯四十六種》 (鄭誌良)
海州童子戲的源流、形式及其他考述 (許衛全、硃鞦華)
巴蛇食象:被麯解的婚姻神話(餘雲華)
明代文人對民歌的認識 ——以馮夢龍為中心 (傅承洲)
《點石齋畫報》中的西人識寶傳說 (王娟)
現代民歌中蘊涵的古代文化 ——對湖北房縣民歌與古代典籍之間關係的考察 (陳連山)
試論民間敘事中的“倫理懸置”現象 ——以陸瑞英演述的故事為例 (陳泳超)
北大學人對我國民俗學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事業之貢獻 (王文寶)
俗文學研究視野裏的“潮州” (陳平原)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