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

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董上德
出品人:
页数:378 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1
价格:26.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6134379
丛书系列:广东中华文化王季思学术基金黄天骥学术基金丛书
图书标签:
  • 叙事学 
  • 小说研究 
  • 文学研究 
  • 文学理论 
  • 戏曲 
  • 戏剧 
  • I6 
  • I1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力图回归胡适、顾颉刚当年的学术语境,即从戏曲、小说共通的叙事层面入手,将它们看作是一个叙事的“共生体”,试图对戏曲、小说叙事若干主要的共通性作出简要的理论表述;透过叙事现象,研究一个个故事能够世代流传的心理因素,揭示故事的流传与不同时代的人的心态的对应关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董老师博士论文,叙事学。

评分

董老师博士论文,叙事学。

评分

柳永才子形象在古代文人笔下的变化有两大特征,一是围绕“词人”身份,并以之为变化的基本要素。二是实现了从宋代强调词变成明代还重视其诗赋以及艺术素养。董上德分析了后者转变的原因:一是创作主体的需要。后人对柳永形象的塑造是文人“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对峙中”争取自身“话语权”的一种“不无聪明之处的策略” 。柳永与民众合作的创作道路,殊于“文统”“道统”,但却开启了通俗文学的创作,是后代“书会才人”以及失意文人的普遍选择。文人虽然走上“俗”化道路,且俗文学有着同雅文学平分秋色的趋势,但处于边缘创作的文人们,始终无法与主流文化断裂,这是文人被迫与传统相悖的无奈,是回归正统的愿望,也反映了主流文化对他们的排斥。另外,这是明代文人才情统摄下的文艺一体观,例如时人唐寅高棅等,皆专于诗,又长于书画等艺术。

评分

昭阳殿里第一人只是极言其宠罢了,未必真有比较之意。很有意思的书,有启发

评分

昭阳殿里第一人只是极言其宠罢了,未必真有比较之意。很有意思的书,有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