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Ward"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of a group of people in the cancer ward of a provincial Soviet hospital in 1955, two years after Stalin's death. We see them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and also reexamined at the eleventh hour of illness. Together they represent a remarkable cross-section of contemporary Russian characters and attitudes. The experiences of the central character, Oleg Kostoglotov, closely reflect the author's own: Solzhenitsyn himself became a patient in a cancer ward in the mid-1950s, on his release from a labor camp, and later recovered. Translated by Nicholas Bethell and David Burg.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 ),俄罗斯作家。大学时代开始不停地思考社会政治问题,后因此进劳改营服刑八年,其间两次从癌症的魔爪中逃脱。刑满后积极投入文学创作,其中《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引起轰动,但《古拉格群岛》、《癌症楼》等杰作无法在当时的苏联出版,在西方国家率先出版后引起轰动。1969年被苏联作协开除,次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被苏联驱逐出境,流亡西方。1994年回俄罗斯。
每个社会都有其思想基础。譬如西方的基督教义,后来的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以及我国千年来所尊崇的儒家思想。 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崇尚市场的自由,其基础是个人的理性,即每个市场的参与者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做出选择,而每个人都作出这样的选择之后,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最...
评分1.似锦:开始看索尔仁尼琴的《癌症楼》,一来是诺奖经典,二来有学生写了它的论文,正好一举两得,即看完了经典,也可指导学生论文。翻开书勒对索尔仁尼琴的介绍:“1969年被苏联作协开除,次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被苏联驱逐出境,流亡西方。美国政府1974年授予他'美国荣誉...
评分“当初事情是这样的:真主分派寿命,给所有的动物各派五十年,够了。可是人最后才到,真主只剩下二十五年还没分掉。人表示不乐意:太少!真主说:‘够了。’可是人坚持说:‘太少’于是真主说:‘那你自己去问,也许有谁觉得太多,愿意让给你。’人便去打听,他遇到了马,对它...
评分最后两章太震撼了,奥列格出院之后写得很棒,有画面感。写信这个环节让人动容,和加薇是遗憾还是顺理成章,引发思考,结尾出彩。 全书很真实,笔触细腻,不喜欢的点是名字太长和整篇的悲哀之感。 癌症,生死,每个人的三观都不同,形成鲜明对比,抛开政治不谈,有过病房经历的...
评分“当初事情是这样的:真主分派寿命,给所有的动物各派五十年,够了。可是人最后才到,真主只剩下二十五年还没分掉。人表示不乐意:太少!真主说:‘够了。’可是人坚持说:‘太少’于是真主说:‘那你自己去问,也许有谁觉得太多,愿意让给你。’人便去打听,他遇到了马,对它...
已读:3遍中文版+1遍英文版。当我活着每年都会重看的书。欢迎一切与我交流这本书的朋友
评分已读:3遍中文版+1遍英文版。当我活着每年都会重看的书。欢迎一切与我交流这本书的朋友
评分已读:3遍中文版+1遍英文版。当我活着每年都会重看的书。欢迎一切与我交流这本书的朋友
评分已读:3遍中文版+1遍英文版。当我活着每年都会重看的书。欢迎一切与我交流这本书的朋友
评分Krebsstation..癌症站.德文版 长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199136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