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后期哲学思想研究

章太炎后期哲学思想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蔡志栋
出品人:
页数:311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
价格:3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5200094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章太炎
  • 中国哲学
  • 蔡志栋
  • 必读
  • 传记&回忆&书信&日记&年谱&评传
  • 主体性
  • 章太炎
  • 哲学思想
  • 后期研究
  • 中国近代思想史
  • 国学
  • 传统文化
  • 思想史
  • 儒学批判
  • 语言哲学
  • 文化批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章太炎后期哲学思想研究》主要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进入了现代体系性创造之前,章太炎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最有深度的哲学家。1906年之后,章氏掀起了一场旨在确立现代主体性的哲学革命,但最终却归于失败。

《章太炎后期哲学思想研究》着重研究章太炎后期(1906年以后)的哲学思想,探讨章氏如何从其所构建的真如哲学思想出发,通过对中国现代主体性内在包含的诸环节的建构、批判和反省,如何证成、消解以及某种形式地超越了现代主体性原则。既以此为个案,一定程度上展示中国现代性的复杂面相;又阐释中国现代哲学是如何步履蹒跚地走出它韵早先步伐的。

真如哲学最终难以成为现代主体性原财的有效辩护,一方面似乎透露出现代性的悖论,另一方面又表明,中国现代哲学需要进一步发展。

作者简介

蔡志栋,男,1978年出生于上海市郊康桥的【天蝎座】。15岁,以理科生头脑立志为文。学生时代有杂文【20万】字行世。因机缘而读美学之书、写美学论文,【自以为得道】,欣然离开校园,奔向社会。入世数年,恍然惊觉,政治哲学为治世精要之所在,毅然返校读博,重为学人,而有本书,此后尤致力于政道与形上智慧之关系之探索。其学无以明之,暂定为【“新天人学”】。

目录信息


导论
一、主体性:从“普罗米修斯精神”到
“依自不依他”
二、后期章氏思想的一贯性
第一章本体论的确立
一、真如本体论
(一)基本构成
(二)对其他哲学思想的批判
二、特征与偏向
三、历史方位
(一)对古典主体性的继承和转进
(二)现代主体性的集大成者
(三)章氏为何转俗成真
第二章历史观的重塑
一、对进步观的批判
(一)批判必然性
(二)批判目的论
二、“不齐而齐”之齐物哲学
(一)一种新的历史哲学
(二)本体论的论证
(三)语言哲学向度
(四)“不齐而齐”与殊途同归
三、简评
第三章动力因的追寻
一、现代性与动力因
二、竞争的根据
三、齐物哲学的挑战
四、竞争生智慧及其瓦解
第四章科学、民主和平等的洗礼
一、反思科学
(一)科学之方位:从康德走向休谟
(二)科学的限度
(三)科学精神及其反思
(四)认识论的悲观主义者与“命遏
相合”观
二、反思民主
(一)民族国家:现代民主的运行框架
(二)直接民主如何可能
(三)贡献与缺陷
三、反思平等
(一)现代平等的追求
(二)平等的辩证法
(三)抽象性和唯我论的限制
第五章自我与世界
一、“大独必大群”
(一)自我与个体原则的确立
(二)现代人格的培养
(三)大独与大群
(四)历史余绪
二、无生主义的归宿
(一)天的“去魅”及其效应
(二)无生主义之现代性
(三)无生主义之缘起
(四)无生主义的途径和特征
(五)主体性哲学的超越与回归
附录:试论章太炎对黑格尔的批判——以现代性反思为中心
征引文献举要
后记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体论,自我与世界写得好。对理解章太炎的历史情境,生存情境有形而上的启示价值。历史观和动力因稍稍混杂,竞争生智慧貌似出现了矛盾,也许和章氏本身矛盾的思想有关。

评分

“论”太多,“述”太少。但“论”得很精彩。

评分

极具批判性眼光和形而上的思辨,堪称章氏研究的佳作,比汪晖的章氏研究更上一层楼。不过平庸的题目似乎导致其默默无闻于一堆流俗的作品中……

评分

“论”太多,“述”太少。但“论”得很精彩。

评分

“论”太多,“述”太少。但“论”得很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