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事表

春秋大事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清)顾栋高
出品人:
页数:2786
译者:
出版时间:1993
价格:CNY 28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01218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春秋
  • 先秦史
  • 历史
  • 经学
  • 顾栋高
  • 先秦
  • 經學
  • 中国历史
  • 历史
  • 春秋
  • 编年体史书
  • 史学
  • 中国历史
  • 古籍
  • 文献
  • 史料
  • 时间轴
  • 大事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万卷楼刻本为底本点校,五十卷,对春秋及其三传作了分类整理和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顾栋高(1679-1759),字复初,一字震沧,又自号左畲。江苏无锡人。年轻时与吴鼎共研经学,尤好《左传》。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内阁中书。雍正时罢职返籍。乾隆时被诏举,授国子监司业,因年老不任职,赐司业衔。乾隆十六年(1751)以经学入选,高宗南巡,召见行在,加祭酒衔,赐御书"传经耆硕",以示龙恩。一生钻研精学,融宋、元、明各朝诸儒学谈而一,尤精于《春秋》。小秦蕙田、惠栋论学,以其穷经之功,名著一时。所著《春秋大事表》五十卷,将春秋列国诸事,排比成表,分时令、朔闰、长历、拾遗、疆域、列国地理、城邑、山川、险要、官制、姓氏、世系、刑罚、田赋等目,一一说明,条理明晰,考证精确,其辨论诸篇,多发前人所末发,颇具史料价值。又著《毛诗类释》二十一卷,《续编》三卷,采录旧说,发明经义,颇为谨严。但其《尚书质疑》,不载经文,不训释经义,只列举疑义,多据臆断,不足以言心得。论学则合宋、元、明门径而为一,多为"调停"之说。初深情《周礼》为周公所作,后恍然有疑。不只《周礼》为汉儒所附会,即《仪礼》亦非周公之本文。还著有《毛诗订诂》、《大儒粹语》、《万卷楼文稿》等。

目录信息

总叔
方苞书
蒋汾功叙
杨椿序
杨绳武序
华希闵叙
春秋纲领
凡例二十条
读春秋偶笔
鉴定校阅姓氏
春秋时令表卷
附旁通诸经共七种 毛诗 尚书 易经 周礼 礼记 论语 孟子
总叔
方苞书
蒋汾功叙
杨椿序
杨绳武序
华希闵叙
春秋纲领
凡例二十条
读春秋偶笔
鉴定校阅姓氏
春秋时令表卷
附 旁通诸经共七种 毛诗 尚书 易经 周礼 礼记 论语 孟子
春秋朔闰表卷二之一隐 桓 庄
春秋朔闰表卷二之二闵 僖 文
春秋朔闰表卷二之三宣 成 襄
春秋朔闰表卷二之四昭定哀
附春秋通经闰数
附春秋经传朔数晦数
春秋长历拾遗表卷三
附录长历及大衍历置闰同异与经文日月差缪
附元史历志所推春秋日食三十七事
春秋列国疆域表卷四
周疆域论
卷一
时令表(附旁通诸经七种:尚书、毛诗、易经、周礼、礼记、论语、孟子)
卷二之一
朔闰表
隠桓庄
卷二之二
朔闰表
閔僖文
卷二之三
朔闰表
宣成襄
卷二之四
朔闰表
昭定哀
卷三
长厯拾遗表
卷四
列国疆域表
卷五
列国爵姓及存灭表
卷六上
列国犬牙相错表
卷六中
列国犬牙相错表
卷六下
列国犬牙相错表附列国地名考异
卷七之一
列国都邑表
卷七之二
列国都邑表
卷七之三
列国都邑表
卷七之四
列国都邑表
卷八上
列国山川表
卷八下
列国山川表
卷九上
列国险要表
卷九下
列国地形口号
卷十
列国官制表
卷十一
列国姓氏表
卷十二上
卿大夫世系表
卷十二下
卿大夫世系表
卷十三
刑赏表
卷十四
田赋军旅表
卷十五
吉礼表
卷十六
凶礼表
卷十七上
賔礼表
卷十七下
賔礼表
卷十八
军礼表
卷十九
嘉礼表
五礼源流口号
卷二十
王迹拾遗表
卷二十一
鲁政下逮表
卷二十二
晋中军表
卷二十三
楚令尹表
卷二十四
宋执政表
卷二十五
郑执政表
卷二十六
齐楚争盟表
卷二十七
宋楚争盟表
卷二十八
晋楚争盟表
卷二十九
吴晋争盟表
卷三十
齐晋争盟表
卷三十一
秦晋交兵表
卷三十二
晋楚交兵表
卷三十三
吴楚交兵表
卷三十四
吴越交兵表
卷三十五
齐鲁交兵表
卷三十六
鲁邾莒交兵表
卷三十七
宋郑交兵表
卷三十八
城筑表
卷三十九
四裔表
卷四十
天文表
卷四十一
五行表
卷四十二之一
三传异同表
卷四十二之二
三传异同表
卷四十二之三
三传异同表
卷四十二之四
三传异同表
卷四十三
闕文表
卷四十四
齐纪郑许宋曹吞灭表齐灭纪始末郑灭许始末宋灭曹始末
卷四十五
乱贼表
卷四十六
兵谋表
卷四十七
左传引据诗书易三经表
卷四十八
杜註正譌表
卷四十九
人物表
卷五十
列女表
附録
偶笔
舆图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随意翻开《春秋》,初看上去都是些断烂的句子,譬如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这年夏仅记两事,其中之一涉及战事,仅四个字:“晋侯伐郑”。这四字放在春秋之中,单独拎出来绝不像“吾道一以贯之”、“允执厥中”这样可演绎一番,而是平淡无奇,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参看前后文...

评分

随意翻开《春秋》,初看上去都是些断烂的句子,譬如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这年夏仅记两事,其中之一涉及战事,仅四个字:“晋侯伐郑”。这四字放在春秋之中,单独拎出来绝不像“吾道一以贯之”、“允执厥中”这样可演绎一番,而是平淡无奇,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参看前后文...

评分

随意翻开《春秋》,初看上去都是些断烂的句子,譬如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这年夏仅记两事,其中之一涉及战事,仅四个字:“晋侯伐郑”。这四字放在春秋之中,单独拎出来绝不像“吾道一以贯之”、“允执厥中”这样可演绎一番,而是平淡无奇,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参看前后文...

评分

随意翻开《春秋》,初看上去都是些断烂的句子,譬如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这年夏仅记两事,其中之一涉及战事,仅四个字:“晋侯伐郑”。这四字放在春秋之中,单独拎出来绝不像“吾道一以贯之”、“允执厥中”这样可演绎一番,而是平淡无奇,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参看前后文...

评分

随意翻开《春秋》,初看上去都是些断烂的句子,譬如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这年夏仅记两事,其中之一涉及战事,仅四个字:“晋侯伐郑”。这四字放在春秋之中,单独拎出来绝不像“吾道一以贯之”、“允执厥中”这样可演绎一番,而是平淡无奇,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参看前后文...

用户评价

评分

四库馆臣评马骕《左传事纬》云:“然骕於《左氏》实能融会贯通,故所论具有条理,其图表亦皆考证精详。可以知专门之学与涉猎者相去远矣。”可知,所谓“专门之学”不过指其图表,而非其主体之一百零八篇纪事本末。要其指归,纪事本末乃读编年史者之最初门径,然其重心仍在事。及观震沧《大事表》,方知何为专门之学。任公尝盛称此书,许之为“治史的最好方法”。读书不求甚解,终非研究之道;非烂熟于心、百遍义见,谈何研究。呜呼!用功与方法不能偏废矣。

评分

即使在“e考据”时代,此书的便利性也不会黯然失色。

评分

好用

评分

好用

评分

学习到了,厉害厉害,敬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