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从中世纪大学的“思想”作用(思想的产生)和“职业”作用(人的培养)出发,关注中世纪大学机构的运行,了解大学成员如何汇聚并生活于其中,考察这个智力活动的社会于机构的基础,分析中世纪大学同当时社会所建立的联系,从而试图构建中世纪文化的社会学。
书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如关于中世纪大学诞生于12世纪初和13世纪初的机构的于精神的双重变革的思想;关于中世纪大学尽管脆弱却催生了最初的人文环境的思想;关于对中世纪大学的控制很早便构成教会、君主和城市的政治赌注的思想;关于中世纪大学对于文化整体面貌的变革,对于欧洲社会精英的构成与功能均有重大影响的思想,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雅克·韦尔热(Jacques Verger),法国巴黎大学中世纪史教授,国际大学史委员会(la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pour l'histoire des universites)副主席,中世纪晚期文化和教育史的专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大学(universitas studii)本身形成于自治行会,往往在自发形成后由来自教皇或国王的特许状来确立合法存在。天朝的大学并不存在能自我管理的条件,学得皮毛但学不来内核并不奇怪
评分作者谦虚地介绍了大学在13-15世纪的发展史,作为基督教史的延伸阅读,管中窥豹,我能够看到大学史研究的一些精彩之处。作者叙述很有条理,但是对于西方史基本知识掌握不足的我来说,里面的人名实在是太多了。。。夏认为中国的大学制度完全照搬西方,有点沐猴而冠。可能过激了些,但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现代大学是欧洲概念的一次成功全球性推广。我很想知道,在15世纪末,管理自由和教学理念沦陷之后,欧洲大学如何重新振兴自己?最后,提醒诸位,这本书里的错别字实在太多了。。。
评分韦尔热的小书当年是填补中世纪教育研究的一个空白;今日看来,有些还确实挺有启发性的;但是这样一本书,也让我们看到,其实在中世纪的西方或法国,同样存在着靠上大学来改变命运,进入上层或贵族阶层;同时,教育有很多的弊端,尤其与宗教、政治合在一起时,就更显得不是那么纯洁;另外,那时候搞神学之类(文科吧)相比法学而言,都是贫寒子嗣,收入少;这和现在比来,也没什么区别。。。
评分大学(universitas studii)本身形成于自治行会,往往在自发形成后由来自教皇或国王的特许状来确立合法存在。天朝的大学并不存在能自我管理的条件,学得皮毛但学不来内核并不奇怪
评分虽然是名家,但这本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