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这些人

那些年,这些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殷允芃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1
价格:32.8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5021365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访谈
  • 名家随笔
  • 纪实
  • 传记
  • 随笔
  • 学习
  • 生活
  • 港台文学
  • 回忆
  • 青春
  • 人物
  • 成长
  • 故事
  • 情感
  • 历史
  • 时光
  • 友谊
  • 梦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深度人物特写的经典、文学与报导交会的火花。1941年生的殷允芃是新闻人必读天下杂志群创办人,在197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中国人的光辉及其他──当代名人访问录》,全书收录了19位名人的采访记录,包括知名作家张爱玲、聂华苓、於梨华、赛珍珠、曾野绫子,学者夏志清,建筑大师贝聿铭,外交家顾维钧……等。文中有诗的语言,歌的旋律,阅读这些生命故事,可获生命的滋养与希望。本书收录她留美期间采访当代杰出华人及日本、美国名人的特写报导,当时开启了台湾深度人物特写的先河,且在台湾新闻写作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今年是本书出版四十年,天下杂志以全新的封面及编排,再度推出上市。 本书是殷允芃女士四十年前出版之同名著作的最新版,全书示范了一种真诚、如实且善意的报道形式,实为深度人物专访的经典作品集。

文中展现敏锐的观察、细腻的描摩,无论是喜欢阅读人生故事的读者、对或有意观摩深度人物报道的新闻人,都不应错过此书。

本书真诚如实且善意的人物写作,能让人得到滋养与希望。

【编辑推荐】

★华人圈中唯一面对面访问过张爱玲的记者

★岁月如河,生命如歌

采访张爱玲、聂华苓、于梨华、赛珍珠、曾野绫子,学者夏志清,建筑大师贝聿铭,外交家顾维钧等大师学着,凝听他们在岁月的长河里吟唱的动人之歌。

★胡舒立 许知远 亲自作序推荐

作者简介

殷允芃

1941年生,山东滕县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爱荷华大学新闻硕士,政治大名誉文学博士。曾当选第六届十大杰出女青年;并荣获1987年麦格塞塞奖新闻奖、2010年卓越新闻终身成就奖。 曾任美国《费城讯问报》记者、合众国际社记者、美国《纽约时报》驻华记者、《亚洲华尔街日报》驻华特派,并曾任教于政治大学新闻系。 1981年创办《天下杂志》,担任发行人兼总编辑;1998年创办《康健杂志》、2000年创办《天下杂志出版》、2000年创办《Cheers快乐工作人杂志》、2008年创办《亲子天下杂志》。现任天下杂志群创办人、董事长兼总编集长。 除英文专作外,主要中文著作为:1971年《中国人的光辉及其他》,1974年《新起的一代》,1982年《决策者》,1985年《太平洋世纪的主人》,1987年《等待英雄》,1992年《点灯的人》,1996年《敬天爱人》,1999年《素直的心》。

目录信息

推荐序 另一个殷允芃 许知远 / 001
推荐序 回首来时路 胡舒立 / 007
自序 分享人生智慧 殷允芃 / 011

访:张爱玲女士 / 001
华尔街的红人:蔡至勇 / 012
文学批评家:夏志清教授 / 021
设计制造电脑的:王安博士 / 029
享誉国际的建筑师:贝聿铭 / 037
名重四海的外交家:顾维钧博士 / 047
音乐指挥家:董麟 / 055
出版界的女杰:杨蕾孟 / 064
广告界的奇葩:杨雪兰 / 072
文艺与科学兼长者:顾毓琇(一樵)博士 / 082
银行界的奇才:吴棣棠 / 089
雪中旅人:聂华苓 / 096
又见:於梨华 / 104
热爱中国的:赛珍珠女士 / 124
爱荷华河上的:《金臂人》 / 133
榆树镇上:三浦朱门·曾野绫子印象 / 142
《樱花恋》《夏威夷》的作者:米切纳 / 160
后 记 / 16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那些年 这些人。 殷允凡 作者是台湾著名报人 开创了台湾深度人物特写的先河 树立了台湾新闻写作新的里程碑。至今创办了三十年的天下杂志 是那时代(1981年)新闻界的异端 报道从经济方面入手 着重向台湾输入国际视野 比如美好的社会如何运转 台湾能从中学到什么。 本书是她在19...  

评分

评分

读完《那些年,这些人》后,我不知道需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抒发我此时的心情,作为一个并不是很了解当时他们那个年代那些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总感觉我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但是他们身上的好多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慢慢体会,认真学习的。 正如本书的作者...  

评分

那些年 这些人。 殷允凡 作者是台湾著名报人 开创了台湾深度人物特写的先河 树立了台湾新闻写作新的里程碑。至今创办了三十年的天下杂志 是那时代(1981年)新闻界的异端 报道从经济方面入手 着重向台湾输入国际视野 比如美好的社会如何运转 台湾能从中学到什么。 本书是她在19...  

评分

作者自序里写到“这本书的出发点,起自于年轻时的好奇”,这本因为好奇而积累起的小集子里记载了十几个身在异乡的人的故事,他们的名字或熟悉或陌生,他们的行业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只是他们在自己的行业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肯定不是...  

用户评价

评分

原来还可以这样写采访稿…

评分

时光淌过文字,人未变

评分

沥沥啦啦小一年才看完。看着每篇文字最后1960、1971等落款,想象着你自己年龄稍长的文字如何跨越长长时空落在了我手里。台湾那一代人既熟悉又陌生,谢谢joan的赠予…

评分

困顿时,读人物传记真好

评分

一本四十年前的人物采访素描,如今读来仍新鲜可感、如在眼前,从中可见作者笔底之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