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工

学做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 保罗·威利斯
出品人:
页数:333
译者:秘舒
出版时间:2013-3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31768
丛书系列:人文与社会译丛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人类学
  • 工人阶级
  • 教育
  • 英国
  • 民族志
  • 社会学人类学
  • 社会
  • 技能学习
  • 手工制作
  • DIY
  • 生活技能
  • 兴趣爱好
  • 实用指南
  • 家政
  • 劳动教育
  • 青少年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跳出我天地》里,比利·艾略特的工人父亲坚持认为男孩子应该学拳击,而不是跳芭蕾;《光猪六壮士》里,下岗的工人们告别钢筋水泥,在聚光灯下跳起脱衣舞却收到了意外的喜剧效果.....

啤酒、烟草、男性气概的业余爱好、幽默但粗野的对话.....是电影给我们展示的英国工人掠影。

而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的保罗·威利斯教授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里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从毕业前18个月到工作后半年这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解释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子弟为何选择继承父业——这就是《学做工》一书所呈现给我们的精彩内容。

2013年3月,《学做工》这本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终于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中文版,威利斯先生也将首次和中国的读者见面。

本书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第一部分是生动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写,第二部分是精辟透彻的理论分析,向我们解释了工人积极子弟之所以继承父业,不 仅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再生产的结果,更是他们对学校主流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种反讽新文化生产的结果。中文本还收录了作者于2000年所做的访谈,以及专门为中国读者写的序言,有助于读者从一个比较历史的角度理解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青少年教育和失业问题。

作者简介

曾任英国基尔大学管理学院社会/文化民族志教授,现执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是《民族志》期刊创始人兼高级编辑。1977年出版《学做工》,奠定了他在民族志、教育社会学/人类学领域“突破性”人物的历史地位;1978年出版在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完成的博士论文《世俗文化》;1990年出版《大众文化》;2000年出版《民族志的想象力》,讨论如何用民族志如实展现“活生生的日常文化”。

目录信息

中文版前言
“茂宁赛德”版前言
前言
致谢
笔录符号说明
序言
汉默镇个案研究
第一部分 民族志
第一章 文化的元素
抵制权威,摈弃教条
非正式群体
打盹、哄骗和逃学
找乐子
无聊与刺激
性别歧视
种族歧视
第二章 文化的阶级形式和制度形式
阶级形式
制度形式
第三章 劳动力、文化、阶级和制度
官方准备
连续性
职业
上岗
第二部分 分析
第四章 洞察
分析之要素
洞察
第五章 局限
分工
劳动力与父权制
种族歧视与劳动力
第六章 意识形态的作用
证实
扰乱
内部对话者
第七章 对文化形式及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注解
再生产与国家制度
第八章 周一清晨与千禧年
附录
补充访谈
“茂宁赛德”版后记
中心与边缘:保罗·威利斯访谈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学做工》的起点很有趣,我是学西马出身。以至于第一次接触《学做工》的主题就让我想到卢卡奇和他的阶级意识论。《学做工》讲的是工人阶级子弟是如何通过反抗学校文化以继承他们父辈的阶级的身份的。它并非一个Panel study,所以作者更像是截取了一个时间断面,不是谈时间意义...  

评分

**********无论如何底层百姓困在自己的愚昧之中,总是不好的 **********这本书提了一个问题 如果没有底层子弟的自甘堕落,自我封闭,甘于非文凭化,甘于干无意义的底层工作,资本主义世界如何运作。 这个问题有问题,太意识形态化了。 中国1899年基本全是愚昧贫穷老百姓,但199...  

评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句充满偏见的俗语曾风靡一时,然而,它与人类生活经验确有契合处。可以看到,底层阶级的后代常继承他们父辈的事业,而上层阶级亦如此。 这种现象,可以从制度设计、社会公平、教育等角度加以反思,而保罗•威利斯在这本名著中,拓...  

评分

《学做工》的起点很有趣,我是学西马出身。以至于第一次接触《学做工》的主题就让我想到卢卡奇和他的阶级意识论。《学做工》讲的是工人阶级子弟是如何通过反抗学校文化以继承他们父辈的阶级的身份的。它并非一个Panel study,所以作者更像是截取了一个时间断面,不是谈时间意义...  

评分

时代周报记者 赵妍 实习生 陆婷 发自上海(出处:http://www.time-weekly.com/story/2013-03-28/129312.html) 姗姗来迟35年的民族志经典《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以下简称《学做工》),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这本由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保罗•...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了一个星期,终于读完。民族志部分因为有趣,读得较细致,分析部分读得比较略。研究者通过三个方面的观察和三个层次的分析,较系统地分析了工人阶级子弟如何以及为何继承父业,换而言之,阶级是如何固化的。最有价值的核心,在书里也确实反复出现的一种表达,是悖论性质的:工人阶级子弟在反中产阶级文化的同时,无形间稳固了既有的阶级结构,实现了自我的再生产。他们自甘如此地把父辈的体力劳动延续下去,仿佛掉入了陷阱。

评分

西方社会反智主义与我国重教传统截然相反,所以才导致双方追求不一致吧,一边是奇淫技巧,一边是圣人君子。。。。

评分

绝对是写论文可以模仿的学术大作。田野详实,理论恰当,逻辑严密。记得Burawoy说过是他最欣赏的一本书。我倒觉得最好的部分是作者对于民族志道德性的探索。当时写论文的时候,我也有过同样的痛苦和挣扎。但我目前决定金盆洗手了,或许是承受不了道德的指责,不知是件可悲还是可喜的事情。

评分

有趣但漏洞百出

评分

西方社会反智主义与我国重教传统截然相反,所以才导致双方追求不一致吧,一边是奇淫技巧,一边是圣人君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