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拯救过去

我们如何拯救过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梁漱溟
出品人:
页数:21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3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995910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化
  • 梁漱溟
  • 文化研究
  • 民国
  • 社会
  • 中国
  • 随笔
  • 遗稿
  • 历史反思
  • 记忆保存
  • 文化传承
  • 时间管理
  • 个人成长
  • 社会变迁
  • 遗产保护
  • 集体记忆
  • 历史教育
  • 时间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如何拯救过去:梁漱溟谈中国文化》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文稿,内容主要是议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这些见解远超过今人的庸论。《我们如何拯救过去:梁漱溟谈中国文化》可为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一个最有价值的读本。梁先生在几十年前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诸多问题的思考,可启发我们去积极思索: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化,如何拯救我们的过去。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目录信息

中国文化问题
对《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之我见
中国文化问题略谈
中国文化的两大特征
孔子学说之重光
理性与宗教之相违
宗教在中国
理性与理智之分别
中国人则怎样
中国民族精神所在
中国文化五大病
民主是什么——什么是民主
中国民主运动的障碍究在何处
政治上的民主和中国人
中国到宪政之路
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
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
中国以什么贡献给世界呢
附录直道行时自觉者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副标题叫“梁漱冥谈中国文化”,其实不止在谈中国文化,也在谈西方文化,还有印度文化,此三种文化被他称为世界三大文化。或者说这是一部在中西比较视域下关照中国文化的一本书,可列为比较文化范畴。主标题也大有深义,“我们如何拯救过去”:从内容上说,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学者,梁漱冥把视角回到了中国的过去,面对东学西渐的大背景,尤其是五四激进派全盘西化的救国主张,梁漱冥带着一副新的眼镜重视开始审视过去。我们的过去真的是一无是处吗?我们能否抛弃我们的传统迎来新的时代?梁漱冥的回答是否定的。他将中国文化定位到伦理本位文化,与西方个人本位判然有别。梁认为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解释和解决中国的民主、宪政等问题。二是形式上,梁漱冥擅于用问答形式行文,可能与其未上大学未受学院文风束缚有关,反倒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评分

大师将问题分析的太透彻了,小做梳理: 1.西人善向外用力,国人善向内用力。2.西人善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国人重人与人。3.西人重团体,个人利益往往屈服于集体;国人重家庭,个人往往成为家庭的附庸。4.西人重理智,国人重理性。5.西人民主制度来源于个人对压迫的反抗,国人则少明确的阶级,多能安于安逸生活,从而几千年社会形态不变。6.西人遵守规则,却崇尚对抗;国人自由散漫,却追求和谐。

评分

大师将问题分析的太透彻了,小做梳理: 1.西人善向外用力,国人善向内用力。2.西人善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国人重人与人。3.西人重团体,个人利益往往屈服于集体;国人重家庭,个人往往成为家庭的附庸。4.西人重理智,国人重理性。5.西人民主制度来源于个人对压迫的反抗,国人则少明确的阶级,多能安于安逸生活,从而几千年社会形态不变。6.西人遵守规则,却崇尚对抗;国人自由散漫,却追求和谐。

评分

放弃了????????????????

评分

kindl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