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在內容上分三大部分。“這座不讀書的城”圍繞“讀書”展開,描繪香港現今的讀書文化與風氣,著意記述瞭香港二樓書店經營的過去、現在及不容樂觀的未來,間中夾雜瞭關於港産電影、本地建築風格,以及迴歸後香港道路選擇的諸般文章。第二部分“在‘文化沙漠’裏看到綠洲”則多以介紹當代香港文化人及其著作要義為主。最後的“書影書話”是類似梁文道《弱水三韆》的書評介紹,選列瞭涉及政治、經濟、曆史、社會、思想、人文等方麵的書籍,並擇要評述之。這是一本適閤喜歡香港文化、香港風格;喜歡讀書(尤其是人文類書籍)、喜歡逛書店(尤其是選書有個性,布置有特色,且充滿人情味的小書店);或者想得到一些“好書推介”信息之人去閱讀的書。
嚴飛,江蘇南京人,生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先後求學於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曾任職於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係,並擔任《縱橫周刊》香港文化研究員,亦為《鳳凰周刊》、《明報》、《南方都市報》、《書城》、FT中文網等報刊媒體撰寫文化評論、政論時評及書評。 以非本土香港人的身份和視角,評論香港的政治、社會和文化,既有深刻的觀察和批判,亦流露對香港的關切之情。有感香港的書店,有如文化沙漠中的綠洲,卻更見珍貴,更值得堅持不懈的去尋求。
香港出版、封面充满胡恩威“香港风格”的《我要的香港》,乍看之下会以为是一本香港本地作家所写的书,及至看了“作者介绍”和梁文道的“代序”,才知原来著书的严飞是南京80后,只不过现在在香港城大任职而已,于是我开始理解梁文道所说的一页页翻下来的感动。 在太多内地普...
評分《我要的香港》,严飞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杂文集子,评书评人评城市,也是良莠不齐。本朝现在转折关头,这城市也在转折关头。大势如潮涌,谁也挡不住。文化沙漠岂止一座城市? 作为一本书来说,不过尔尔
評分《我要的香港》,严飞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杂文集子,评书评人评城市,也是良莠不齐。本朝现在转折关头,这城市也在转折关头。大势如潮涌,谁也挡不住。文化沙漠岂止一座城市? 作为一本书来说,不过尔尔
評分﹣梁文道那篇代序挺好看。 ﹣作者對香港的認識挺‘深刻’的,就是大概在他身處香港的那幾年,應該來說挺難得的‘深入’到某些社會的肌理裡了,時間大概是2005﹣2007那樣?大概就是龍應台掀起本土的討論,到天星皇后,到反高鐵那樣? ﹣作者對本土運動、香港的二手書店等有一...
評分看到《我要的香港》这个书名,猜想这是一本愤青的书,这个人他看到现在的种种不足,慷慨激昂,痛陈利害,严厉指出应该改进之处和理想的境界。 可是,真正看了,才发现不是。这个严飞,他温文尔雅,从名校学府走出来,走到香港,观察这个社会,写出一个读书人想要的...
如果將香港當作一本書,那嚴飛的這本書起碼算是掀開瞭香港這本書的序言,讓外人窺到香港背後變遷的一角。
评分開始有意識地去瞭解香港後讀的第一本書。自齣生以來從未離傢太遠,但即使這樣也依然對讀大學所在的城市有著熟悉又陌生的疏離感,想象內地人去香港之後所麵對的各方麵的異同以及長時間的停留後産生的身份認同危機,想去親自體會,又有一些怯懦。由此書又收獲瞭一長篇書單,感覺自己真的,讀書太少瞭。
评分作為一個與香港有過短暫交集的人,在文字中讀齣瞭一個“過客”對香港的復雜心理;一篇篇小文章本身就很類似《民報》副刊的文章風格,讀起來輕鬆愜意,一個下午的時間不知不覺就翻到瞭最後一頁。
评分第一章前麵看得很投入,很喜歡,到第一章後麵有一篇分析香港經濟模式,開始走神。。。然後迴到天水圍,感覺又迴來。所以我想,學文學的是不是還是少摻和經濟???不知道。越讀越喜歡,連著收瞭多本香港的書,本土自省的,外人冷眼旁觀的。一座城市的的感受,多半都是因為人吧。最後一章的最後幾篇,讀得有點要睡著
评分中斷瞭好久,又重新翻開。這本書是一個內地學者對香港的記錄,而他所記錄的竟是這個文化沙漠中所有關於書的故事。慢慢讀下來,你會感覺到,你讀書,人傢也讀書,怎麼人傢就能分析得那麼細緻入微,而你卻隻能一兩句淺談呢……原因很簡單,差距二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