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福柯,1926年10月15日出生在法国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读于巴黎高师和索邦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和心理学文凭。1951年,通过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61年获国家博士学位。1970年被遴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丰,闻名于世的有《癫狂与文明:古典时代的癫狂史》(1961年)、《诊所的诞生》(1963年)、《词与物》(1966年)、《知识考古学》(1969年)、《规训与惩罚》(1975年)和《性经验史》三卷(1976,1984,1984年)。
米歇尔·福柯是后结构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他不仅“谈玄论理”,而且还直接批评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文化”。
Why has there been such an explosion of discussion about sex in the west since the 17th century? Here, one of France's greatest intellectuals explores the evolving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orces that have shaped our attitudes to sex. In a book that is at once controversial and seductive, Foucault describes how we are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a science of sex which is devoted to the analysis of desire rather than the increase of pleasure.
不久前,曾经同福柯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译者刘老师聊天,也偶说起福柯的作品,对于现代人文社科学术的影响,福柯大概算是深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仿佛各门学科都能从他那儿得到养料或者启发。然而,也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后来人谈论福柯及其学术,并由此发展自己的论断,越来...
评分 评分福柯生存美学的未完成时——《性经验史》读后 谌洪果 完全可以把福柯的这本《性经验史》当成个人心灵探索的记录。书的内容大都来自他从1970年到1984年在法兰西学院的授课。每次授课既是法兰西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又何尝不是福柯冷眼观照自我和社会的最佳写照?福柯在本书中的...
评分题记:明智的快感不会简单地随青春年华而消失。当它不以最终要消逝的肉体的雅致作为对象,它可以伴人一生。衰老、疲惫、死亡,甚至是坟墓,都可以与它同在,连“骨灰也不会分开”…… 读国小的小明放学回家后,兴奋地对他的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和我的老师做爱了耶!” 妈...
评分福柯的问题是:“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人是如何被引导着将自身看成欲望主体的”,这个问题本身预设着,“人是欲望主体”这一点远远不是不言自明的真理,而只是一种在历史中逐渐成型的观念性倾向。为了探究这种观念的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性史”,福柯带领我们进入这部历史的...
挺妙的 我觉得即使在当今 很多人也没有逃脱对性的量的垂涎 不知不觉中走进ruling class设下的圈套 凭福柯对社会公平的重视 我觉得他还是很左很自由派的
评分性冷淡的性学史
评分我发觉Foucault特别特别善于总结:几乎在每一个argument单元的尾部他都会把之前的几个要点summarize一下,读着很清楚流畅。真像是烟花姐姐带出来的好学生~
评分个人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必读文献。End:沿着19世纪以来性经验机制发展的几条主要线路,我们发现一个观念逐渐明朗起来,即存在着一种不同于身体、器官、躯体定位、功能、生理解剖系统、感觉、快感的东西,这是另一种东西,一种超出上述范围之外的剩余,它有着自身内在的属性和法则:这就是“性”(Sexuality)。明白性经验和支持性经验机制的权力怎样使用诡计让我们服从于这一严厉的性王国,并且承担起歪曲它的秘密和强迫这一幽灵做出最真实的坦白的无限任务。这一机制的反讽之处就在于:它让我们相信它是与我们的‘解放’密切相关的。本卷重点:勾勒了性科学(性经验部署)的社会路线:妇女肉体的歇斯底里化(歇斯底里的女人);儿童的性欲化(手淫的儿童);生育行为的社会化(马尔萨斯式夫妇);反常快感的精神病学化(性倒错的成人)。
评分当时事情太多没有仔细读,反而读的很痛苦。这种书就是要静下心来慢慢看慢慢思考。其实讲的不是性史,本质上是权力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