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俄国文学大师,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1890年7月到9月,契诃夫只身一人,先坐火车,后骑马、乘船,来到政治犯流放地萨哈林岛进行实地考察。岛上地狱般的惨状和西伯利亚的贫穷给契诃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写下了伟大的经典非虚构作品《萨哈林旅行记》和中篇小说《第六病室》。
萨哈林岛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一个长条形岛屿,四面环水,俄罗斯帝国把它当作是罪犯无法逃脱的天然监狱,从19世纪60年代起,将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这里,从事苦役劳动。
1890年,契诃夫决定前往萨哈林考察,虽然此时他已出现疑似肺结核症状,多次咯血,身体十分虚弱;但是他坚持说“有必要”到这个“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去研究苦役犯的生存状态。
他参观监狱、和苦役犯谈话,用卡片记录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的简况,甚至目睹了死刑和种种酷刑,深受震动,“以致后来多次在噩梦中看见这些场景”。三个月后,他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的时间,写出《萨哈林旅行记》。
书名叫做《萨哈林旅行记》,可是这本旅行记的内容却不像时下的那些欧陆游记那般轻松浪漫。 没有鲜花、没有香水、没有华服、没有豪车、没有别墅…… 这里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 在那遥远的极北之地,的确有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这里民风淳朴,没有抢劫,更别提偷窃了。 这里是路...
评分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萨哈林可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地名,但如果提起库页岛,可能知道的人就可能会有一些,毕竟这个库页岛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库页岛,在俄罗斯就被称为“萨哈林岛”。这个萨哈林岛位于中国黑龙江出海口的东部,它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
评分这是一本很沉重的书。 萨哈林是俄罗斯流放苦役犯的小岛,黑龙江之北,靠海,寒冷、潮湿、四面环水。苦役犯在岛上生活艰苦。他们不必时时刻刻戴着镣铐生活,但是,分量不足质量低劣的食物、阴冷潮湿不见阳光的气候、贫瘠荒凉不宜耕作的土地、骄奢淫逸愚昧贪腐的官员,使得这些苦...
评分少年时期,我关心政治、喜爱历史。俄罗斯远东,或者说叫中国外东北的地方虽然是极寒之地,却一直吸引着那颗炙热的心。无他,就是因为对曾经割让大片领土耿耿于怀。因此我还是更倾向于称萨哈林岛为库页岛。然而除了从自然纪录片中直到鲑鱼洄游、针林常青外,我并没有对那片遥远...
评分《萨哈林旅行记》是文学史上最“恶名昭彰”的灰暗游记之一,也恰如当时恶名昭彰的灰色流放地萨哈林岛本身,耳闻者众多,亲眼见过的就寥寥了。契科夫是其中之一。正因为他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勇气亲自在地狱般的流放地生活了三个多月,才为我们留下了一个超乎我们有限想象力的萨哈...
库页岛
评分这个版本的翻译有一股浓浓的黑土地气息……
评分更绝望的世界
评分读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契诃夫作为当时在文坛上饱受期待的新星,为什么会选择去这个当时关押罪犯的地方,写一本关于罪犯的书籍呢?他历时六个月,穿越广袤的西伯利亚,搞坏了身体,最后写出了这本更像是调查报告般的书籍。所谓的用生命写作大约如此吧,我想他一定有一颗坚定而崇高的心。
评分我男神生日,小说戏剧好像都读遍了,这本应该重温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