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 1887-1961)因发现原子理论的有效的新形式——波动力学和狄拉克(Paul Advien Maurice Dirac, 1902-1984)因创立相对论性的波动力学方程——狄拉克方程,共同分享了193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薛定谔第一次发表波动力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薛定谔方程,确定了波函数的变化规律。1923-1924年间,德布罗意对与自由粒子运动相关的波进行的研究,对薛定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薛定谔试图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应用于束缚粒子,以改进玻尔模型。在新的原子模型中,电子可以位于一个周长为其物质波波长整数倍的轨道上。这样,驻波图像就取代了电子的圆周运动模式。只要电子处在轨道上,它就不会向外辐射光,且不与麦克斯韦方程相矛盾。起初,薛定谔用相对论力学来考虑电子运动,但所得结果与观测值不符。实际上,这是由于他没有涉及到电子自旋,而在当时电子自旋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后来,他注意到,如果对电子作非相对论处理,那么他的方法就能给出与在非相对论近似下的观测相吻合的结果。
薛定谔创立的波动力学与海森堡创立的矩阵力学成为量子力学的“双胞胎”。这些理论现在已经成为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有力工具,并奠定了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在这本书中,薛定谔提出了生命密码和生命过程负熵的概念。并特别强调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性。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生物学家,开创了信息生物学研究之先河,对20世纪的生物学革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可能物理学糅合了生物学 书虽然不厚,大概知识不够。看着有点累。 虽然很有名。 也许过两年再看就明白很多了
评分薛定谔《生命是什么》后记对自由意志的探讨,看上去挺玄的。 我的理解,他也许是想用一种印度教的泛神论观念,来比附了物理定律和自由意志的关系——将物理定律比附为单数的梵,将自由意志比附为复数的“我”。他坚信意识是单数的,就意味着,复数的“自由意志”只不过是一种幻...
评分可能物理学糅合了生物学 书虽然不厚,大概知识不够。看着有点累。 虽然很有名。 也许过两年再看就明白很多了
评分 评分恐怕难再有在诺奖级的学术水平之上架设生物和物理的桥的人了. 让我惊异的另件事是新世纪国内科普书中流行的染色体基因等知识,其实在1944年就已有了如此信达雅的介绍,以至于放到今天仍能轻取畅销书行列. 大的insight就是来联系不同领域的.本书把生物,量子力学,熵,自由意志等有机...
在还不知道DNA是啥的年代就做出了这么一以贯之的推理真是醍醐灌顶。翻译比较烂
评分读不懂啊伤心死了
评分:无
评分在还不知道DNA是啥的年代就做出了这么一以贯之的推理真是醍醐灌顶。翻译比较烂
评分不太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