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埃尔温·薛定谔
出品人:
页数:100
译者: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
出版时间:1973
价格:0.2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薛定谔
  • 科学哲学
  • 生物学
  • 科普
  • 物理学
  • 生命科学
  • 哲学
  • 科学
  • 生命
  • 哲学
  • 科学
  • 探索
  • 存在
  • 意识
  • 认知
  • 进化
  • 思考
  • 意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这本书中,薛定谔提出了生命密码和生命过程负熵的概念。并特别强调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性。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生物学家,开创了信息生物学研究之先河,对20世纪的生物学革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简介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 1887-1961)因发现原子理论的有效的新形式——波动力学和狄拉克(Paul Advien Maurice Dirac, 1902-1984)因创立相对论性的波动力学方程——狄拉克方程,共同分享了193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薛定谔第一次发表波动力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薛定谔方程,确定了波函数的变化规律。1923-1924年间,德布罗意对与自由粒子运动相关的波进行的研究,对薛定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薛定谔试图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应用于束缚粒子,以改进玻尔模型。在新的原子模型中,电子可以位于一个周长为其物质波波长整数倍的轨道上。这样,驻波图像就取代了电子的圆周运动模式。只要电子处在轨道上,它就不会向外辐射光,且不与麦克斯韦方程相矛盾。起初,薛定谔用相对论力学来考虑电子运动,但所得结果与观测值不符。实际上,这是由于他没有涉及到电子自旋,而在当时电子自旋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后来,他注意到,如果对电子作非相对论处理,那么他的方法就能给出与在非相对论近似下的观测相吻合的结果。

薛定谔创立的波动力学与海森堡创立的矩阵力学成为量子力学的“双胞胎”。这些理论现在已经成为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有力工具,并奠定了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目录信息

序 言
第一章 古典物理学家对这个主题的探讨
1. 研究的一般性质和目的
2. 统计物理学、结构上的根本差别
3. 素朴物理学家对这个主题的探讨
4. 为什么原子是如此之小?
5. 有机体的活动需要精确的物理学定律
6. 物理学定律是以原子统计学为根据的,因而只是近似的
7. 它们的精确性是以大量原子的介入为基础的。第一个例子(顺磁性)
8. 第二个例子(布朗运动,扩散)
9. 第三个例子(测量准确性的限度)
10. 根号n律
第二章 遗传机制
11. 古典物理学家的设想决不是无关紧要的,而且是错误的
12. 遗传的密码正本(染色体)
13. 身体通过细胞分裂(有丝分裂)而生长
14. 在有丝分裂中每个染色体是被复制的
15. 减数分裂和受精(配子配合)
16. 单倍体个体
17. 减数分裂的显著关系
18. 交换。特性的定位
19.基因的最大体积
20. 很少的数量
21. 不变性
第三章 突变
22. “跃迁式”的突变——自然选择的工作基地
23. 它们生育一模一样的后代,即它们是完全地遗传下来了
24. 定位。隐性和显性
25. 介绍一些术语
26. 近亲繁殖的有害效应
27. 一般的和历史的陈述
28. 突变作为一种罕有事件的必要性
29. X射线诱发的突变
30. 第一法则。突变是个单一事件
31. 第二法则。事件的局限性
第四章 量子力学的证据
32. 古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不变性
33. 可以用量子论来解释
34. 量子论——不连续状态——量子跃迁
35. 分子
36. 分子的稳定性有赖于温度
37.
38. 第一个修正
39. 第二个修正
第五章 对德尔勃留克模型的讨论和检验据
40. 遗传物质的一般图景
41. 图景的独特性
42. 一些传统的错误概念
43. 物质的不同的"态"
44. 真正重要的区别
45. 非周期性的固体
46. 压缩在微型密码里的内容的多样性
47. 与事实作比较:稳定性的程度;突变的不连续性
48. 自然选择的基因的稳定性
49. 突变体的稳定性有时是较低的
50. 温度对不稳定基因的影响小于对稳定基因的影响
51. X射线是如何产生突变的
52. X射线的效率并不取决于自发的突变可能性
53. 回复突变
第六章 有序,无序和熵
54. 从模型得出的一个值得注意的一般结论
55. 秩序基础上的有序
56. 生命物质避免了趋向平衡的衰退
57. 以“负熵”为生
58. 熵是什么?
59. 熵的统计学意义
60. 从环境中引出“有序”以维持组织
第七章 生命是以物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吗?
61. 在有机体中可以指望有新的定律
62. 生物学状况的评述
63. 物理学状况的综述
64. 明显的对比
65. 产生有序的两种方式
66. 新原理并不违背物理学
67. 钟的运动
68. 钟表装置毕竟是统计学的
69. 能斯脱定理
70. 摆钟实际上是在零度
71. 钟表装置与有机体之间的关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量子物理学大师用哲学语言解说生理问题。。。 大师就是大师,和钱穆先生一样,薛定谔这本165页的小册子,分上下两部,语言彬彬有礼,细腻,也拜不错的翻译。从量子物理学,哲学,生理学等方面阐明了“生命是什么”“意识和物质”,不过还是需要有点基础才能看懂...  

评分

评分

非常非常值得一读,如果对生命做过思考,如果对思维和意识感到好奇,这本书开启了一扇窗。拿到书之后立刻读了一半,只需要基本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知识就可以读,同时把这三门知识从生命的角度串到了一起,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唯独翻译实在是太差,另外有些知识已经过时,...  

评分

因为最近看了两本书都提到熵的问题,联想到“911世茂坍塌”后也有人提到这个问题。所以就从这点出发做了个PPT,把里面的东西摘成一个评论吧。 Less entropy, more energy ◎What is entropy? -Nature tends from order to disorder in an isolated systems. ◎Entropy and o...  

评分

翻译看得我很崩溃,有些地方甚至是前言不搭后语,术语的名称一塌糊涂。明明是受精卵的,他硬是翻译成卵细胞,要知道这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啊!!前面用的是“两套”染色体,后面又变“两组”了,如果是没有一些生物和物理基础知识的,恐怕会看得晕死过去,真真可怜了一本...  

用户评价

评分

理科毕业三年后再来看,发现好难

评分

达尔文是错误地把即使在最纯的群体里也会出现的细微的、连续的、偶然的变异,当作是自然选择的材料。因为已经证明,这些变异不是遗传的|遗传的机制是同量子论的基础密切相关的,不,是建立在量子论的基础之上的|量子论——不连续状态——量子跃迁|在初态和终态之间不介入阈能的转变是毫无意义的,这不仅在生物学应用上是如此|遗传物质的不变性:遗传物质的分子解释|高度不变性。所需要的阈值数量——平均热能kT的好多倍|突变体的稳定性有时是较低的|温度对不稳定基因的影响小于对稳定基因的影响|每个细胞难道不象是用共同的密码十分方便地互通消息的、遍布全身的地方政府的分支机构吗|产生有序的两种方式:有序来自无序/统计学机制;有序来自有序/物理学定律|能斯脱定理

评分

读不懂啊伤心死了

评分

其实读的是1987年翻的老版本

评分

其实读的是1987年翻的老版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