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代表作:沉沦》作者郁达夫的文学活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时期,从最初表现表年的苦闷,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
郁达夫(1896--1945),原名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出版小说集《沉沦》,与郭沫若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回国后从事新文学创作,主编《创造季刊》、《洪水》等文学刊物。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杂志,1930年参加左联。郁达夫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活跃的作家之一,在小说、散文、旧体诗词及评论方面都有佳作。同时,郁达夫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后被日军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茑萝集》、《小说论》,《日记九种》、《空虚》、《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闲书》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感觉文字好辛辣
评分都是短篇小说,多个人物竟像一个人物,零零碎碎重叠在一起,窥见二三十年代的青年肖像。都虚弱、面色苍白,有一二分美少年的样子,患着肺病,与之相对应的是性欲旺盛,喜爱幽僻之处。故国山水飘摇,青年们失了心中的底气,亲情、爱情、友情俱没有出路,竟被一个个逼死了,阴森森透出一股鬼气。失业、家暴、自杀、妇女也懦弱,全都消沉下去。 后面的散文多是游记,千篇一律之感,草草翻过。
评分读了越来越抑郁的书…
评分内容简介与作品集内容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读完作品集,有三个较深感触:一是小说里的男主总是善良、多情、穷苦、郁闷;二是小说里的男主总是逃不开女人,比如《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茫茫夜》,主人公都存在想女人而不得的情况,最深刻的印象是在《茫茫夜》中,主人公质夫找小店女人换了一块旧手帕和一根针,回去后,十分兴奋地用针刺自己脸部,他写到“对着了镜子里的面上的血珠,看看手帕上的腥红的血迹,闻闻那旧手帕和针子的香味,想想那手帕的主人公的态度,他觉得一种快感,把他的全身都浸遍了。”这一段描述让人浮想联翩;三是游记中的美景,让人心生向往,如果有机会去,不知道是否能看到曾经作者所写的美景了。
评分郁达夫 伟大的文学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