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兴衰(上)》内容简介:《大国的兴衰》共分上下两册,对公元1500年以后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综合比较,内容涉及了军事与国力、经济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综合分析诸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著作,为那些渴望了解各大国经济、军事等国力对比不断变化趋势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大国的兴衰》的重点仍未脱离传统史学的领域——经济史和军事史,但其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正如作者保罗•肯尼迪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他通过追述公元1500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和军事战略的相互影响。
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不光将军事冲突同经济变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而且在论述国际权力体系与全球经济秩序的关系时,能对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社会、地理、外交等方面综合研究,勾勒出这一历史时段的总貌。这种写法独树一帜,打破了陈陈相因的传统,使《大国的兴衰》具备了全球性的宽广视野、引人思索的新颖观点,旁征博引翔实的历史资料并富含逻辑严密的有力论证,因此《大国的兴衰》在1988年出版后引起了美国学术界、政界与读书界的震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国的兴衰(上)》重点论述公元1500前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主要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情况。
保罗•肯尼迪,英国历史学家,曾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任皇家历史学会会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重点研究和讲授当代战略和国际关系,是多所大学,研究机构的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出版有多部有关海军史、帝国主义、英德关系、战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在世界史学界享有颇高声誉。
作者保罗•肯尼迪综合经济的、军事的、国际关系史的等多重视角,对1500年-2000年五个世纪中国际舞台上的主角进行了广泛的剖析。在这个宏大的舞台上,大国之间或明争或暗夺,一个个都试图在整个世界,至少是某一个地区操控局势、充当霸主。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还未曾有一...
评分 评分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鉴于作者已经多次将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视为大国兴衰的基本原因,我就不展开了。 二、国家内部的存在单一或者主导民族和文明 哈布斯堡帝国的不能持续主要就在于没有一个主体民族占据帝国的主导地位,德意志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匈牙利人...
评分兴衰的秘密 许知远 主笔 录入/部分文字润色by elvenring “我们都为日常琐事分心过多,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机会对全面的形势进行调查,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经受着一个又一个焦虑的折磨。”这是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对他的幕僚鲍尔温的感慨,时间大约是1931年末。...
评分肯尼迪认为,帝国的过度扩张和过度延伸,会导致霸权的转移、大国的衰落。这是1990年代对于美国危机的警告。 历史上的大国有意大利城邦、尼德兰连省、不列颠和美利坚。从商业资本到工业资本,再到金融资本,资产阶级的历史,就是霸权不断扩张的历史。将资本主义的帝国和奴隶制、...
财富与力量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评分推荐语是许知远写的,理想主义文人对经济政治军事的看法倒是挺有趣。这本书本身存在很多争议,主要是在其预言和推测方面,但并不影响它是里程碑式的书籍。 “我们迫切地要好的与别人平等的地位,却总是发现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要克服中国已在世界上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形象,仍需要更多努力。经济增长与13亿人的市场是新一代中国人主要的信心来源,这种信心既容易使人膨胀,也经常脆弱不堪,因为它与个人尊严并非紧密相关”。一语中的。 自己对1500前后的世界史认知简直是匮乏,知识领域一片空白。
评分不错的书,上册是1500年到一战结束。需要补充历史知识= =作者的观点是战争的胜负主要依赖于生产力水平高低和制造业在国际上所占的比重,可二刷
评分不理解中信为啥请许知远作序,这几乎是本书的唯一缺点。 美国从自由贸易回归重商主义,从全球化到美国优先的转变,不过是五百年资本主义历史的又一次重复。这是真正的所谓西方“普世价值“,代表了美国人民的选择,而不是川普政府的选择。
评分不错的书,上册是1500年到一战结束。需要补充历史知识= =作者的观点是战争的胜负主要依赖于生产力水平高低和制造业在国际上所占的比重,可二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