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考察内外蒙古的日记。往返九个月,行地万余里,对内蒙之王公政治,外蒙之共和政治,以及社会、经济、种族、宗教、交通等等,做了详细记载。这部日记在民国时代享有“蒙古文化宝鉴”的美誉。
民国是个有趣的年代,关于民国的蒙古史,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收到学界的重视,虽然之前蒙古帝国史的研究是显学,而且清代蒙古史也发展的完善。但是民国蒙古的研究却成为蒙古史的最薄弱的一环,与近代史丰富的研究成果成为对比,而一向侧重政治军事史的蒙古史,在社会生活方面...
评分民国是个有趣的年代,关于民国的蒙古史,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收到学界的重视,虽然之前蒙古帝国史的研究是显学,而且清代蒙古史也发展的完善。但是民国蒙古的研究却成为蒙古史的最薄弱的一环,与近代史丰富的研究成果成为对比,而一向侧重政治军事史的蒙古史,在社会生活方面...
评分民国是个有趣的年代,关于民国的蒙古史,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收到学界的重视,虽然之前蒙古帝国史的研究是显学,而且清代蒙古史也发展的完善。但是民国蒙古的研究却成为蒙古史的最薄弱的一环,与近代史丰富的研究成果成为对比,而一向侧重政治军事史的蒙古史,在社会生活方面...
评分外蒙问题由于其敏感性甚少被提及,我们的教材在叙述清末民初历史时也常一笔带过,使得这个话题越来越神秘。 《内外蒙古考察日记》的作者马鹤天是民国官员,民国十五年秋“因革命的必要被派往外蒙”。途中经历酷寒、坠马、软禁、押解,命悬一线仍笔耕不辍,得以留下此稿。于民国...
评分民国是个有趣的年代,关于民国的蒙古史,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收到学界的重视,虽然之前蒙古帝国史的研究是显学,而且清代蒙古史也发展的完善。但是民国蒙古的研究却成为蒙古史的最薄弱的一环,与近代史丰富的研究成果成为对比,而一向侧重政治军事史的蒙古史,在社会生活方面...
扑面而来的优越气息,和看欧美殖民/传教者对亚非拉美的早期记载一样。除了政治外观察能力也孱弱地可以,还没事就说日俄人是间谍云云,您老干的事有多少区别吗?
评分作者把蒙古人民革命黨認為是蒙古國民黨也是一絕。不過還是有些材料可以看看。
评分大概看看
评分内容本身真TM烂,跟《蒙古与蒙古人》的差距不用我说大家都明白。打三星纯属历史价值。然而通读一遍,作者对蒙古的最大问题大概还是无知,而非优越感或歧视,虽然后者也很严重。而对日俄人的态度,也远远没到是日俄人都骂为间谍的地步。我原来也这么以为,看来是和真正国民党籍某人的蒙古记混了……
评分系1926年事,调查颇详细。喀尔喀蒙古共分为四部,外蒙又有西来厄鲁特蒙古科不多人及近于突厥人的唐努乌梁海;外蒙之北有布里亚特蒙古,苏联加盟;常见旅人之感叹,至未开化区域,必谈淳朴、狡诈之类,也讲一般恋爱、婚姻与性行为,又有对外来者之防备;库伦更名,俄国人;黑人,蒙古俗人,此地宗教信仰甚重;有政府处必有庙;见税收方式;吸鼻烟;蒙古与内陆之交易,购不产之物品;道上有高大的灌木丛;关于唐努乌梁海之传言,衣食住行,譬如住瓦屋,饮食尤其多特别的;酒或许容易在寒冷区域流行,因确有实际用途;蒙古国民党与苏俄及苏俄之保护地,红军击败白军后,由自由民主转向社会主义;满清钳制蒙古,防止汉化;鲁班庙;贺兰转音,阿拉善,蒙语骏马;似有作军事勘测之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