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收录了阿乙早期的小说三十篇,共分为六章。第一次出版在2008年,此次再版删去三篇,增添两篇。
阿乙:“我在这本书里展现了太多故事(而不是文学)、太多模仿的影子(包括对皮兰德娄、博尔赫斯、阿利桑德罗•巴里科、小仲马、余华、莫言,甚至是一些电影的模仿)、太多自恋的东西、太多胡编乱造的激情,我犯够了初写作者会犯的毛病,像个傻鸟一样站在文学之外。但同时我也奠定了可能是一生的写作母题,包括对“上帝不要的人”的深刻同情、对“得不到”的宿命般的求证以及对人世的悲凉体验。”
2008年,亏得罗永浩的撺掇,才有了阿乙的这本中短篇集。
之后,阿乙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出版作品,并以每年递增的态势拿着各种文学奖项:《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 “未来大家”、《人民文学》年度青年作家、台湾《联合文学》20位40岁以下华文作家、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等等。
他说,写小说是一个“工种”,他以一种对待技术一样的苛刻,对待自己的文字和故事结构。
然而,回头面对这本“处女书”,他却生怕动了其中“天真的元气”。
阿乙,1976年出生于江西瑞昌,警校毕业,从乡村游历到县城、省会、沿海城市、直辖市、首都,未来还想去纽约。先后做过警察、体育编辑和文学编辑。在《今天》《人民文学》等杂志发表有小说,出版有长篇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小说集《灰故事》《鸟,看见我了》、中篇《模范青年》和随笔集《寡人》。
五月投身工作,破天荒一个月只看完一本书。《灰故事》第一篇在高铁上看完,之后在单向街活动后用餐时,请乡贤阿乙老师签名留念。随后的内容,基本上在书房不定期昏天黑地地看。 《灰故事》算是阿乙老师早期的文学创作,融入了他自身的生活体验,也呈现出一些个人风格化的写作特...
评分 评分看了几日的《灰故事》,终于看完了。刚才忍不住在微博当众夸阿乙,想了想自己措辞如此热烈,怕他人误以为是相识的朋友互相吹捧,不免轻看了作者,立删之。然而同时代有可资佩服的同行仍然是好的,因为可学习,可参照,可互勉,这条布满荆棘的不归路,方可以走得不那么冷清寂寞...
评分有没有觉得自己是那个扛石头的上山的苦刑犯。 有没有想要对着天上骂脏话,用刀砍,从喉咙里射出子弹,用炸药炸掉眼前的一切。 然而就真的只是想想。 孤独 我们大多数时候所说的孤独只不过是无聊,或者到了无人帮助的田地,或者在人声鼎沸的时候突然撒起娇。尽管人本质上的确是...
评分阿乙:《灰故事》--再牛逼的肖邦也弹不出我的悲伤 2009-04-17 00:01 星期五 | 阅读有时 | 标签: 静静地 读书 如果上天有帝,他擦拭悲悯的眼睛往下看,会看到沟渠似的海洋、鲸脊似的山脉、蜡烛似的楼宇、火柴盒般的西南二楼,以及句号大小的一个窗口,窗口里桌子前的我,...
别说,还挺像文学的
评分其实并不是喜欢的类型,但渐进的方式还是迷人的。
评分回甘
评分模仿的痕迹很重,但是无碍于是篇好文章,个人认为阿乙的作品有过渡性,这种特质其实可以启发一大批以文学青年自居的朋友们。
评分灰色的故事不需要彩色的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