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收录了阿乙早期的小说三十篇,共分为六章。第一次出版在2008年,此次再版删去三篇,增添两篇。
阿乙:“我在这本书里展现了太多故事(而不是文学)、太多模仿的影子(包括对皮兰德娄、博尔赫斯、阿利桑德罗•巴里科、小仲马、余华、莫言,甚至是一些电影的模仿)、太多自恋的东西、太多胡编乱造的激情,我犯够了初写作者会犯的毛病,像个傻鸟一样站在文学之外。但同时我也奠定了可能是一生的写作母题,包括对“上帝不要的人”的深刻同情、对“得不到”的宿命般的求证以及对人世的悲凉体验。”
2008年,亏得罗永浩的撺掇,才有了阿乙的这本中短篇集。
之后,阿乙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出版作品,并以每年递增的态势拿着各种文学奖项:《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 “未来大家”、《人民文学》年度青年作家、台湾《联合文学》20位40岁以下华文作家、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等等。
他说,写小说是一个“工种”,他以一种对待技术一样的苛刻,对待自己的文字和故事结构。
然而,回头面对这本“处女书”,他却生怕动了其中“天真的元气”。
阿乙,1976年出生于江西瑞昌,警校毕业,从乡村游历到县城、省会、沿海城市、直辖市、首都,未来还想去纽约。先后做过警察、体育编辑和文学编辑。在《今天》《人民文学》等杂志发表有小说,出版有长篇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小说集《灰故事》《鸟,看见我了》、中篇《模范青年》和随笔集《寡人》。
这是一部小说集,当代小说家阿乙2008年写的“处女作”,包括序一共319页,我花了一天半的时间看完,便与友人聊了起来。 我说,我总结了一下,有了三个想法。 一,小说家的写作,还是要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的。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一点不差。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是...
评分 评分阿乙的<灰故事>对我来说更像黑故事,看完让人感觉心情很承重,虽然用了夸张的手法,但是那些社会问题,依然让人纠结,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又会何去何从如何选择呢...... 小卖部大侠:面对残酷的现实,也许活在武侠小说里更轻松自在一点。 毕生之始:青春就是用来挥霍耍流氓的。 1983:...
评分在阿乙的文字里总能看到一些诡异但贴切的的比喻,能看到模仿余华的痕迹。挺好看的!最后一篇不喜欢,就没看。
评分早年的中短篇反而比他的长篇好看,就算用力过猛,也像雪地里打赤膊的小伙儿一样突突冒着热气。
评分爱极了《极端岁月》,讲述屈辱不堪被生活背弃的卑微的人们如何怀着必死的决心走向杀戮,讲述“转化为对工具和爆破的迷恋”的“弱者的不安心态”,讲一个小城警察的失败而绝望的爱恋。阿乙原就是一个警察,故事也多为警察故事,但相较案件本身,更为动人的还是他对微小个体的隐秘内心的窥探。不是一流的写作技巧,甚至有些笨拙,但却是百分百的赤诚,如青少年的爱恋。
评分好看。但是有错字
评分早年的中短篇反而比他的长篇好看,就算用力过猛,也像雪地里打赤膊的小伙儿一样突突冒着热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