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

我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漓江出版社
作者:[俄] 尤金·扎米亚金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殷杲
出版时间:2013-2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76145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反乌托邦
  • 小说
  • 俄罗斯
  • 扎米亚金
  • 外国文学
  • 科幻
  • 俄罗斯文学
  • 文学
  • 自我探索
  • 成长故事
  • 生活感悟
  • 情感共鸣
  • 人性思考
  • 内心世界
  • 真实表达
  • 平凡生活
  • 亲密关系
  • 自我认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书采用笔记形式,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戏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联众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 在这个攀上了“人类文明的最高峰”的联众国,所有公民一律被冠以数字为名。主人公便叫“D-503号”。D-503号是一名联众国培养成人的数学家,他对联众国满怀忠诚,特地记起了笔记,想借之赞颂威哉壮哉的联众国。 怎料,联众国再发达文明,也仍旧奈何不了残留的人性。某个美艳过人的女性号码I-330突然出现,完全震撼了D-503号的纯洁心灵。在I-330的引诱下,D-503号一步步解放了本性,由小说开始时恨不能化身为机器的极端忠诚分子渐渐转变为有恨有爱,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凡人。不过,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I-330之所以接近D-503号,自有她的秘密计划。…… 《我们》的写作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1984》、《美丽新世界》,更是开创了反乌托邦这一文学作品类型。

作者简介

尤金•扎米亚金(1884—1937),俄罗斯著名作家,因写出《我们》一书而被官方排挤打压,后迁居国外悒郁而终。《我们》一书成为人类反乌托邦文学的开山之作,影响巨大。

目录信息

译序——关于《我们》和尤金•扎米亚金 笔记之一 通知 最最睿智的直线 一首诗 笔记之二 芭蕾 和谐广场 .X 笔记之三 外套 墙 时间表 笔记之四 用气压计的野人 癫痫症 假如 笔记之五 方块 统治世界的因素 一种宜人、有用的功能 笔记之六 事故 该死的“很清楚” 24小时 …… 笔记之四十 事实 气钟罩 我坚信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听说有这么一本书的几年后,我终于得到了一本扎米亚京的《我们》,它是这个焚书年代里的文学奇品。在查阅了格列布·斯特鲁韦的《苏俄文学二十年》后,我发现其历史是这样的: 1937年去世于巴黎的扎米亚京是俄罗斯小说家、评论家,他既在十月革命前,也在其后出版过几本书。...  

评分

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俄国作家叶•伊•扎米亚京的《我们》,命运多舛。作品完成于1920年,1924年才以英译版在美国面世,俄文版50年代中期出现,仍然是在美国,在俄国正式出现,则迟至1988年。扎米亚京自1929年起便不再能发表作品,并遭受严重迫害。1931年,...  

评分

在书店收入《我们》,绝对是因为其与《一九八四》和《美丽新世界》一起被称为三大“反乌托邦”小说,断断续续,用了两周时间,也只是粗率得看了一遍,远不像最初看《一九八四》,让我在除夕和年初一中用了两天就看完。 也许是我对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不太习惯,或者是因为之前看...  

评分

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是世界三大反乌托邦小说里出现得最早的一部,却也是国内最少见的一部。相比之下,赫胥黎的《美丽的新世界》版本比较多,而乔治·奥威尔的《1984》则更为出名。不过,正是因为《我们》的少见,才让更多的读者对这部开反乌托邦小说之先河的作品充满...  

评分

在书店收入《我们》,绝对是因为其与《一九八四》和《美丽新世界》一起被称为三大“反乌托邦”小说,断断续续,用了两周时间,也只是粗率得看了一遍,远不像最初看《一九八四》,让我在除夕和年初一中用了两天就看完。 也许是我对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不太习惯,或者是因为之前看...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意义和思想很深远,单就文学性来说,这部小说真心太没有阅读的快感了,不知道是翻译还是原著的问题。对于那个高度理性社会,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告诉你他是怎样怎样,而不是通过渲染描述让读者感同身受它是怎样怎样。人物的塑造也是不明不白的,情节发展也各种混乱,就一行一行一页一页的看下来完全感觉不到情节的高潮点重点在哪里,甚至到了要回头看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剧情的程度【我的错咯】

评分

读《我们》拖了很长时间。扎米亚金大概比奥威尔和赫胥黎都更有诗人气质,机械感的意象描述和第一人称的精神独白共置充满跳跃感的叙述中,营造了一种很前卫的美学效果,即奥威尔说的“焚书年代的奇品”。都是描写极权社会,无所不能者没有big brother那么强烈的存在感。他在故事的后半部分才出现,给人的人格化观感和压迫感都不算太强。对他的塑造有点虚弱。《我们》强调无所不在的秩序感,理性,逻辑,写了一个军事化社会。它的政治性与理念性甚至平分秋色。但是结局实在不能算是让人意外。故事的整体逻辑是比较简单的,看了一半可以猜到结局了。主人公是一个比较单纯、涉世未深的理工男,有时我为他看人世的幼稚态度感到些许着急。预期中的《我们》,是一个更复杂的故事。但若如此,小说的诗性光芒或被掩盖。

评分

不如加以嘲笑

评分

读《我们》拖了很长时间。扎米亚金大概比奥威尔和赫胥黎都更有诗人气质,机械感的意象描述和第一人称的精神独白共置充满跳跃感的叙述中,营造了一种很前卫的美学效果,即奥威尔说的“焚书年代的奇品”。都是描写极权社会,无所不能者没有big brother那么强烈的存在感。他在故事的后半部分才出现,给人的人格化观感和压迫感都不算太强。对他的塑造有点虚弱。《我们》强调无所不在的秩序感,理性,逻辑,写了一个军事化社会。它的政治性与理念性甚至平分秋色。但是结局实在不能算是让人意外。故事的整体逻辑是比较简单的,看了一半可以猜到结局了。主人公是一个比较单纯、涉世未深的理工男,有时我为他看人世的幼稚态度感到些许着急。预期中的《我们》,是一个更复杂的故事。但若如此,小说的诗性光芒或被掩盖。

评分

有种百年前的科幻小说味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