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王小波的雜文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麵的文章。涉及知識分子的處境與思考,文化論爭,日常生活中發掘齣的各種真知灼見等。
王小波,當代著名學者、作傢。1952年齣生於北京,1969年到雲南插隊,後來在山東轉插,做過民辦教師。1974年以後在北京街道當工人。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讀本科,1986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獲文科碩士學位,1988年迴國,曾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辭職,成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
代錶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我的精神傢園》、《沉默的大多數》等,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颱灣聯閤報係文學奬中篇小說大奬的中國大陸作傢。他的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奬,並且榮膺1997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入圍作品,使王小波成為在國際電影節為中國取得最佳編劇奬的第一人。
今年是王小波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代说变就变,算不上脱胎换骨,起码也旧貌改新颜。要说这十年间变化最多的,无非是由沉默的大多数转变成了沉默的极少数。互联网横空出世,旧世界分崩离析,一夜间话语权喜从天降,牛鬼蛇神统统上阵,一切皆有可能,板砖沙...
評分十年,是一个小小的轮回,足够我们忘记许多人或者事,真挚的爱情都难以保持如此之恒久,但王小波凭着四卷文集,战败了时间。 1997——2007,在王小波离去的十年间,生活有何改变?无非是天增岁月人增寿,大家都老了十年。比较明显的变化是,上网费从一小时8元,降到了一个月80...
評分据王小波的兄弟王小平讲,文革期间,王小波从云南军垦回京后,没了户口,没了工作,整天蔫头塌脑的没有精神,家人就建议他学个一技之长,等将来时局变化时,也好混条出路。于是,王小波就拜在黄先生门下,开始学习英语。 说到这位黄先生,按王小平的说法,那可是...
評分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不假。我看豆瓣书评的时候,就发现里面藏龙卧虎,高手如云。许多评论文章其实是质量上乘的随笔,远胜于那些所谓的名家手笔和炒作的畅销书。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任何一本书(请注意,是“任何”),总有人拍手称好,也有人嗤之以鼻,叫绝与口水齐飞,好评共差...
評分预言家,这是一个有点天真的词语。历史上最有名的当属——隆中对,孔明先生纵谈形势,三分天下。这些没有主动预谋的预言,小波说过一些,果然说中了,倒是值得披上一件“预言家”的外衣。 稍加注意,会发现小波发表在上世纪九十年中期的部分杂文,有好些篇幅指点社会江山,针砭...
+不太愉快的購書體驗。
评分這本書我也有,可是我也在讀電子版的《沉默的大多數》,收錄的文章比這個多。
评分補
评分3h46m+40m(不知啥時候睡過去瞭)還蠻有趣的,不過忘的很快。我看瞭什麼?呃,忘瞭。王小波看的書不少,這本提到的又能開個長書單。這傢夥是個雅痞啊!書裏提到的很多東西解決瞭我不少之前的疑問,看來文化真是這麼個小圈子,前幾本翻的思想,這本便有巧閤處。
评分3h46m+40m(不知啥時候睡過去瞭)還蠻有趣的,不過忘的很快。我看瞭什麼?呃,忘瞭。王小波看的書不少,這本提到的又能開個長書單。這傢夥是個雅痞啊!書裏提到的很多東西解決瞭我不少之前的疑問,看來文化真是這麼個小圈子,前幾本翻的思想,這本便有巧閤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