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看书的时候,我猜测是否作者的真实生活就是这样——长期和妻子处于心灵远离的状态,孩子是他俗世生活唯一的寄托,唯一的羁绊? 果然如此,本书210页的附录写着:“1914年,小说《罗斯哈尔德》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儿子马丁患精神方面的疾病”。1919年,家庭破碎,在与精神病院...
评分黑塞笔下的人物,总是以“妻离子散”为基础,方才走上追求精神世界的最终道路。这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总是“看上去很美”,但缺少了一些现实意义。毕竟,在沉甸甸的现世中,有几个人可以幸运地被命运安排为孑然一身,或者天生就拥有一批理解支持自己追求的家人呢?那种不必背负任...
评分在去广州开会的路上,抽空翻阅了这本《艺术家的命运》,这个翻译还是蛮贴切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那么艺术家的命运是什么?又有什么日子等待着他呢?看到书名,就有一些蠢蠢欲动,想要一番的冲动。 在者,我动笔写这篇笔记的时候,全国人民都在注视着新型肺炎的传染消息,...
评分文章缓缓推进,一个孤独的画家形象慢慢铺开,与妻子虽然一起生活在罗斯哈尔台但是却分开居住,他只住在画室里,作为一个画家在物质生活上他无疑是成功的,金钱地位以及名望,但是在精神世界他是个失败者。只有一个朋友,大儿子的对立,妻子的冷漠,只有小儿子是他的全部希望,...
评分翻开阅读记录,惊讶地发现自己给黑塞的每本书都打上了五星,而且每次都是在深夜读完,比如失眠的昨夜,越是夜深浓时,越是无限投入其文字,夜色的罅隙在文字的闭合中越来越幽深,直至浑然忘我,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我再次和这个孤高清峻的灵魂对话,引导我思绪飞升,众多细微的...
其實我明您為何要我讀這本
评分其實我明您為何要我讀這本
评分其實我明您為何要我讀這本
评分其實我明您為何要我讀這本
评分其實我明您為何要我讀這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