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维尔·马克斯韦尔是澳大利亚人,一九二六年出生于伦敦。曾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读书。一九五五年进入《泰晤士报》当外交记者,后派往该报华盛顿办事处工作。一九五九年后,他任该报驻南亚记者,常驻新德里。当时正值中印边界争端日益激化和印度对华战争爆发的前后,在此期间,他同印度军政官员接触频繁,对当时印度局势的发展和中印边界争端有过不少报道。一九六七年他回到伦敦,进入东方和非洲学院,研究有关中印边界历史和中印边境冲突等问题,着手写作本书。
作者在书中回顾了中印边界争端的历史演变和印度边境政策的形成过程;着重叙述了印度方面如何一步步走上同中国对撞的道路,触发了边境战争,以及印军失败的全部过程和停火后印度局势的变化。
这本书虽然已很有年代感了,导致现在已经买不到正版,拿到手的书竟然是粗劣的影印版,好在基本不影响阅读。在读这本书之前,对中印战争中国战胜后为什么退的那迅速,那么坚决很是疑惑,虽然知道那时有和苏联交恶的原因。从这本书作者详尽且有些絮叨的记述中(虽然大部分是印度...
评分读完麦氏的印度中国战争,赶脚是非常详实的报道和分析,以英帝的血统和家学得出这样的公允结论, 实属不易, 难怪基辛格对周恩来说:看了这本书, 觉得可以和你们(中国)做生意了。 欠缺?当然是忽视了帝国主义的因素对战争的影响,满篇的美国政府和大使的影子,时不时出现的...
评分 评分印度人的思维方式就是:只要我认定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一点,在我三十年与印度人交往中深有体会,我从来没有从印度人那里讨到过任何的“便宜”,或者说我从来就没有胜利过。所以,我的做法就是,敬而远之。其实印度人的思维方式,与犹太人有相似之处:敬业及团结,对内勾心...
评分记得一个说法:美国议员们质询美军将领,是谁发动了中印战争,将领回答,是印度。理由是爆发战斗的地方已经越过中印争端地区,处于中国一方,这样谁打第一枪已经不是重点了。作者应该也是持同样立场,否则标题就应该是“中国对印战争”。 看完之后我的想法是,印度政府以及尼赫...
好看!
评分印度人的嘴,解放军的腿,都让人不得不服。中印边境争端把印度劣质民主制度的弊端暴露无余,不管实行什么制度,最终都要回到人的层面上,人的素质和见识才是第一位的。另,尼赫鲁作为政治领袖的光环被这本书完全摧毁,整本书其实更像一个关于尼赫鲁及其附庸梅农和考尔的一个超长政治讽刺段子,可位列我今年看过最好笑书籍榜首。
评分难以相信那时的印度居然从上到下都这么愚蠢
评分每次不宣而战搞偷袭,倒是师承旧日本帝国
评分20170810买到下册是1971年三联书店版,上下册那种,字体较大。另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出过一卷本,字体略小一点,页数500多页。20170811-0816读电子版,应为世界知识1981年的版本扫描的。“我认为是我的就是我的”,可以读读,对来龙去脉有较好的描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