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
留学美国,攻读英美文学,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在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英文系任教。
1983年回台湾,任中央大学英文系客座副教授,后转任淡江大学。
回台后,著有《龙应台评小说》、《野火集》,刮起“龙应台旋风”。
感慨最多的还是中国教育的体制,刚毕业的我也自感自身存在很大的缺陷和很难突破的性格因素。 我的初中高中,虽然会有少女时代独有欢乐,但总体还是在升学压力中度过,没完没了的晚自习,同学关系的淡漠,班主任严肃的面孔和教导,家长更是苦口婆心,教育我们考上好的大学才有好...
评分龙应台的文字,和目送中说的一样,最早吸引我的就是目送中的封底,我慢慢的 慢慢的发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一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看完了目送,相隔一年才看了这本野火集,真是篇篇短小的文字,却透露出精悍的力量,就像龙应台本人在照片上给我的感觉,不高大,不刻意...
评分龙应台的文字,和目送中说的一样,最早吸引我的就是目送中的封底,我慢慢的 慢慢的发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一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看完了目送,相隔一年才看了这本野火集,真是篇篇短小的文字,却透露出精悍的力量,就像龙应台本人在照片上给我的感觉,不高大,不刻意...
评分真不知道该怎样评价这本书,每每这时就无比讨厌豆瓣的五星。 当然还是值得推荐的。不填评价等级就不能评价了么? 这本1984年发表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的文字,在那个尚未解禁,将要解禁的台湾,引发了一场“运动”,而我,在2009年龙应台《目送》的读者见面会上买了《野火...
评分这两天看了《野火集》,不禁感慨我们的祖国正上演着跟台湾三十年前一样的戏码。三十年前这个台湾人所抱怨的台湾社会状况,正是我们现在所抱怨的:食品质量问题,工业污染,体制腐化,百姓权利意识淡薄,父母官情节.... 书中除了对当时台湾体制、国民党独裁政府的批判之外, ...
再看一遍吧。
评分读这样的书总是有那么一点不合时宜,因为自己内心的懦弱与胆怯。如果指责偏激我还是想起波妈麦爸他们,顶着一定被别人标签化的帽子下其实是人文关怀。龙应台无可救药地爱着那片她痛恨并批判着的土地,因为不仅她的亲人朋友同事工友,甚至那个在市场里老是塞给她两把葱的女人——他们和他们一代一代的子女,都还要在那个受尽破坏的小岛上成长生活。老大哥阴魂不散、官商勾结、人背负上观念上的框框壳等等,那个社会有的我们的社会什么都不差。“我拒绝忍辱吞声地活在机车、工厂的废气里,摊贩、市场的污秽中,我拒绝活在一个警察不执法、官吏不做事的社会里;我拒绝活在一个野蛮的国家里。我只想做一个文明人,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罢了。”那我们呢?是否真能拒绝什么呢?当“社会化”慢慢所谓地丰富它的含义时,我们又是否真的热爱我们所处的社会呢?
评分爬梳八十年代文化热不可绕过的一本书
评分副标题2333333333333333
评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 马丁尼莫拉 的一首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