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阿兰·德波顿
出品人:
页数:291
译者:陈广兴
出版时间:2007-3
价格:2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1663
丛书系列:阿兰·德波顿文集(平装版)
图书标签:
  • 阿兰·德波顿 
  • 心理学 
  • 哲学 
  • 身份的焦虑 
  • 心理 
  • 英国 
  • 随笔 
  • 外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每个人的内心,潜藏着对自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可有谁曾真正的审视过这种身份的焦虑呢?睿智的德波顿做到了,他首次引领我们直面这一人心深处的焦虑“情绪”。德波顿援引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抽丝剥茧地剖析身份 焦点的根源,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这种焦虑的途径。

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身份”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更多的还是指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当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禄。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总也填不满?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一方面,你会惊叹于德波顿广博的知识,那信手拈来的典故和风趣的点评,为你从多个视角展现了人类的“身份”观念;另一方面,你会渐渐审视自我,发现许多已经在你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开始动摇和解体。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之前就很喜欢阿兰.德伯顿的。由喜《旅行的艺术》。 也是看到对《身份》这本的评价不错,就买来读,在卓越上买到, 觉得很值得,单从性价比上。 觉得他的书,碰到了很好的译者,所以翻译的好必是我喜欢这书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 之前读《旅行》时,就对里面提到的《在房间里旅...  

评分

千万次地问自己是谁,得到的答案竟是千万个他人眼中我是谁。 想到画画。用色块在白纸上画一朵花有两种方法:一是把色块按花的形状拼凑起来,有色部分的外轮廓便是我们要的;或者把花的形状留白,在它的外部涂上颜色,那么纸上空白的部分便是花了。 身份的焦虑就...  

评分

一点点感受 我一开始的确是抱着寻求答案的心态去读的,说实在的,谁能给出最符合你的答案呢?所以,无功而返。 也许因为动机不纯的缘故,虽然积极的看完了全书,但却像写在沙滩上的字一样,瞬间就没有了印象。其间,虽然还在盯着书,思想却已经飘走了。 我不知道...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不能忍受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偏要写成十句,一些很浅显的议题还旁征博引,分析了一通更焦虑了

评分

一旦我们充分了解了他人思想的肤浅和空洞的本质、他人观点的狭隘、他人感情的琐碎无聊、他人想法的荒谬乖张,以及他人错误的防不胜防,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大脑中进行的一切活动变得漠不关心。然后我们就会明白,过度重视他人观点等于给了他人过高的尊严。

评分

阿兰德波顿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本,如果没记错,这应该是第四次重读。第一次读的时候自以为读懂了,但其实根本不知所云,现在我老了一点,体悟深了些。“‘偶然性事件按照它难以捕捉的意愿决定着我们的身份和名誉:我经常看见机遇走在美德前面,而且占有绝对优势。’对我们的成功和失败如果进行冷静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就会发现有些事情根本没有必要为之骄傲,同时也有一些事情我们没有必要为之尴尬,因为在我们身上发生的好多事情并非我们自己所为。这种事情所占比例甚大,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评分

不能忍受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偏要写成十句,一些很浅显的议题还旁征博引,分析了一通更焦虑了

评分

读者书对缓解焦虑帮助不大,但是从侧面了解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形成原因及带来的后果。看来生活这事儿,谁也说不明白,说明白了你也活不明白,所以这个世界就交给神来做主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