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树静子(1938— ),日本当代杰出作家,备受埃勒里•奎因推崇的日本推理大师,日本首位具备海外知名度的女性推理作家。
1969年,凭借《天使在消失》入围第15届江户川乱步奖决选。1973年,《蒸发》获第26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1989年,《第三个女人》获法国冒险小说大奖。2006年被授予推理文坛成就奖——第10届日本推理文学大奖。2010年,日本TBS电视台和朝日电视台为纪念 “夏树静子‧作家40年”分别推出《W的悲剧》和《天使在消失》特别剧,足见她在读者心中的地位。
作品以精彩绝伦的诡计为核心,辅以细腻真挚的情感描写,兼具解谜的乐趣与人性的观照。作者对于人物内心细微情感的精准把握,尤其是对女性纠结复杂的心理的生动描摹,在整个日本推理文坛也无人可及。
少妇美那子突然离家出走,随后又从正在飞行的航班上神秘消失,像蒸发的水珠一样再无痕迹。其夫携子寻妻,其情可哀;其情夫——记者冬木难斩情缘,亦苦查其踪,决心找到她再续恋情。不负冬木的苦心,他终于查出了美那子隐身之处。然而,当他赶去时,那里只有一具冰冷的男尸,死者竟是美那子初恋时的情人丹野。美那子从失踪者变为凶案嫌疑人。冬木不顾一切地继续寻找美那子,但同时也感到了浓重的杀气,而这一切均与若隐若现的美那子有关。美那子究竟是怎样的人?她是受害者还是害人者?她是死是活?这纷繁复杂的感情纠葛将怎样理清?当读者终于明白这一切时,相信那哀怨的结局、凄美的感情将深深震撼心扉。此书曾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故事里的人物设置还是相对丰富的,关系复杂度也够,只是靠铁路实现谋杀的套路看多了,有点儿厌烦。还有也许是因为是女作者的作品吗?看得有点儿累,但还不至于拖沓的感觉。 整体感觉还算ok了,不同风格的作品,肯定适合不同口味的人。
评分记者朝日爱上了一个人妻--那美子。朝日远赴战场报道,却遇到意外,被日本国内误认为已死亡。朝日回国后,却发现那美子消失了。然后展开了调查,之后又发现某次谋杀案可能与那美子有关。。。。 夏树的书表现最好的女性的东西,美、追求、爱、母爱之类的。 看完书后,那...
评分读完寥寥几页便觉得有松本清张的影子。一看年代,难怪了,正是社会派小说大红大紫的时代。倒是最后男主角一个人在海边的场景有点《沉默》的意思让人吃了一惊。 虽然深受松本清张影响,但还是能从字里行间看到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特别是情的描写,夏树静子实可谓个中...
评分爱得越深,那么,就越想生下对方的孩子,即使吃多少苦头都不在乎。 这句话可以说是很多女人关于爱的真实写照。 经常听说有女生念念不忘前男友或者情人,现实中不能与对方在一起,固以怀有对方骨肉而欣喜若狂。在她们眼里,二者血缘的结晶是他们相爱的证据,是她从此往后活着...
评分所以说人不能太懒,刚读完时把想说的涂在纸片上,现在丢了,只能随便回忆一下纸条的内容。 一直以来,有一种小说元素最能吸引的我眼球,那就是“女主角缺席”,不必费劲描述梦中女郎的仪态万方和绵密心思,只需要编出一个足够合理的理由让她“缺席”,我就能抖擞精神,忍受者...
后半部草草了事,写作水准急速下降,坑爹推理小说
评分后半部草草了事,写作水准急速下降,坑爹推理小说
评分一段婚外恋引发的命案。。。为萨这能得奖?有点与线的感觉。感觉到作者想要把结局写的震撼一点,但是,什么破理由啊。
评分小说本身三星,看在是30年前的作品多给半星。另外,个人一直感觉女性不太适合写推理小说,尤其是本格推理,看了本书更加让我坚定了这个想法。PS:阿婆写的是侦探小说。
评分战后至50年代,日本出现了大量莫名失踪的人口,此社会学奇状被媒体誉为:蒸发,很多推理小说有所涉及。本书背景多了越战、妇女解放运动。飞机乘客失踪更是绝妙的密室!夏树对空乘管理流程、新干线飞机时刻表、尸臭的刻画,无不彰显社会派在70年代的统治力。社会派似乎有这么一个特点:不惧怕向读者透露凶手,如《人证》。但本作因信息不对称,读者猜不透凶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