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29岁的卡伦踏上非洲这片热土,满怀憧憬地与自己的丈夫一起经营咖啡农场。那时的非洲于她而言,漂浮的云彩、静谧的山野、特有的野生动物……这一切就如诗篇里描绘得那般美好。
她在自己的恩戈庄园雇佣了许多当地的非洲农民土著,并在此后的时间与他们一同游猎,一同饮居,一同 参加舞会,一同野外奔波。朝夕相处的生活使卡伦与他们建立起一种甚至比友谊还要高贵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她在那里遇到了自己的知己——丹尼斯。
然而,某一天,卡伦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她与丈夫离异,咖啡园遭遇严重的蝗灾,丹尼斯因飞机失事坠入山谷……
卡伦苦心经营16年之久的咖啡农场,最终逃脱不了被强行变卖的命运。她黯然地失去了它,失去了丹尼斯,失去了那里热切的土著人民。
她惆怅失落地与她的青春岁月告别,离开了她钟爱的非洲,走上新的路途……
————————————————
海明威赞不绝口的丹麦文学奇女子!
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安徒生奖和彭托皮丹奖的获得者
与安徒生并称为丹麦的“文学国宝”!
同名电影《走出非洲》一举斩获第58届奥斯卡金像7项大奖!
卡伦•布里克森
笔名伊萨克•迪内森,生于丹麦西兰岛伦斯特德,曾在哥本哈根、巴黎、罗马攻读艺术。婚后不久即旅居肯尼亚经营咖啡农场,后来,迫于咖啡市场的萎缩,卡伦返回丹麦,一直从事于文学创作。
卡伦•布里克森的作品有《哥特故事七则》《冬天的故事》《命运轶事》等,且两次被提名 诺贝尔文学奖。
1985年其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被搬上银幕,一举斩获第58届奥斯卡7项大奖。
缪弋
北京大学英语言文学系毕业,曾在多伦多大学主修文学与哲学,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欧美文学翻译与研究。译有:《走出非洲》《优山美地》《醒来的森林》等。
伊萨克•迪内森:赞美光明 卡森·麦卡勒斯 选自《抵押出去的心》 1938年,我拜访了在查尔斯顿拥有一间极好书店的几位朋友。在逗留的第一晚,他们问我是否读过《走出非洲》,我说我没读过。他们告诉我这是本特别美的书,必须要读一下。我扭转头去,说我现在根本不在读书...
评分 评分文/张定浩 在电影《走出非洲》的开头,年迈的卡伦坐在丹麦尤斯特兹城老房子的打字机前,写她的故事。她说:“我已经写了所有其他人,并非我不够爱他们,而是他们较清楚,较...
评分电影《走出非洲》是我的最爱之一,当我怀着爱屋及乌的心情读完同名小说,我只能说,它们就像是同名的两朵花,没有孰优孰劣,完全是不同的感受。 电影让我怀着幽微悲戚的心情缅怀了一个结局令人遗憾的爱情故事;但读过小说,我才发现,有关爱情的篇章不过是广袤沙漠中的掠过的...
评分差一星是给译本的。 最喜欢的是《鹦鹉》的那一小节。青楼中的老妪回想着当年的英国人给自己的一首希腊文的诗,听了一遍,又一遍。
评分和电影不同,爱情线基本上找不到踪迹,而且很多人物也描写得更加活灵活现,让人印象深刻。是比电影更为饱满的人生经历记录,不过这个译本有很多次出现错别字啊真是不应该。
评分I have a farm in Africa.
评分从埃塞俄比亚一路看到肯尼亚,可惜凯伦庄园正在装修没有去,但是在马塞马拉大草原,和去马赛村落的经历仍让凯伦的描述重现了一般。
评分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在于当下的日子,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方式。这是后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