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非常生动。
陈寿由蜀入晋,吴灭之后利用手上的资料创作《三国志》他师承谯周,父亲曾在诸葛亮军中效力。而由于晋得魏统,所以书中明是以魏为正统,但他的私心确是尊蜀汉。如《文帝纪》汉魏嬗代的过程仅有一段汉献帝册文,而《先主传》刘备即位则言之甚详。又如《秦宓传》录与张温那段著名...
评分章太炎说:读《三国》要读裴松之注,英雄巨眼,不其然乎? 这篇书评讲一些题外话,关于裴松之。 裴松之修改《三国志》,征引书目达210种,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考订史实,补充史料,以将近两倍于原著的篇幅所作的注,弥补了陈寿原著简略的不足。 裴松之自己的描述他所做的工作...
评分法统并不是一个受中国人重视的概念,因为每两百年一个轮回的改朝换代都必然会带来法统的剧烈断裂,就好像你不能对空气征税一样,讨论一个无法实现的概念往往只是白费力气,在掌控中文世界背后的隐秘法则里,无可奈何的暴力才是最真实的统治者。 历代的统治者并非不明了法统的重...
评分章太炎说:读《三国》要读裴松之注,英雄巨眼,不其然乎? 这篇书评讲一些题外话,关于裴松之。 裴松之修改《三国志》,征引书目达210种,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考订史实,补充史料,以将近两倍于原著的篇幅所作的注,弥补了陈寿原著简略的不足。 裴松之自己的描述他所做的工作...
评分许多年前,第一次读完《三国演义》(毛本)的原著,我迫不及待去查阅《三国志》,首先翻开的是《姜维传》。原因是《演义》中那句话:“魏兵争欲报仇,共剖维腹,其胆大如鸡卵。”读到这个血腥的场景时,天水城下挺枪跃马的少年英雄仿佛还在眼前。我以为罗贯中设计这样一个被人...
经典
评分这本是节选版
评分已然放弃了
评分行文严谨 惜字如金
评分行文严谨 惜字如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