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权力结构与变迁研究

民进党权力结构与变迁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陈星
出品人:
页数:217
译者:
出版时间:2012-9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816536
丛书系列:台湾研究系列
图书标签:
  • 民进党
  • 政治
  • 政治学
  • 台湾
  • 中国
  • 政治分析
  • 九州出版社
  • 民进党
  • 台湾政治
  • 权力结构
  • 政治变迁
  • 台湾研究
  • 政治体制
  • 选举政治
  • 党内政治
  • 政治发展
  • 两岸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民进党权力结构与变迁研究》是研究民进党权力博弈及其政党势力更迭演变的学术性著作,全书以“美丽岛事件”作为研究切入点,按事件发展顺序论述了民进党的成立过程、与国民党的权力博弈、上台执政后的权力结构变迁、执政后的发展困境以及下台后党内的权力格局与世代交替等内容。《民进党权力结构与变迁研究》在系统论述民进党产生发展历史及“台独”路线变迁轨迹等方面,资料翔实,论证全面而仔细,为读者全面系统的了解相关问题提供有力帮助,可供台湾相关问题研究者参考之用。

作者简介

陈星,安徽萧县人,分别在安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港澳法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台湾政党政治、两岸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台湾主体意识”的概念性解析》、《侍从主义视角下的民进党派系问题》等学术论文20余篇,发表涉台时事评论300余篇。

目录信息

引言 权力斗争视角中的民进党及其结构变迁
第一节 党外势力及民进党与国民党的权力斗争
1 权力斗争视角下的族群问题
2 政治资源争夺语境下的族群动员策略
3 权力本位思维下的施政及影响
第二节 民进党内的权力斗争和世代交替
1 组党后的权力斗争及其变化
2 权力斗争视角下的论述变化与世代交替
第一章 党外时期的政治斗争及对权力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台湾社会结构变迁与早期党外运动
1 威权统治下的社会结构变迁
2 政治资源分配结构的缓慢变迁
第二节 党外势力的发展与政治斗争的激化
1 70年代党外运动及其特征
2 “美丽岛事件”及其影响
第三节 党外势力发展及其引发的权力结构改变
1 参与扩大与党外势力扩张
2 柔性威权主义
3 党外势力内部的路线分歧与权力斗争
第四节 民进党成立
1 街头运动是民进党权力斗争的重要形式
2 党外组织化程度加强
第二章 民进党成立后的权力斗争与世代交替
第一节 民进党组织结构的完善与权力分配机制的建立
1 民进党的“外造结构”
2 内部权力分配机制
3 派系共治成为主流资源分配模式
第二节 民进党第一次世代交替
1 组党初期的派系演变
2 民进党上台前权力斗争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与权力争夺交织的“台独”路线变迁
1 “台独”路线的变迁
2 路线斗争及“台独”转型
第四节 李登辉与民进党的利益交换
1 李登辉通过弱化国民党巩固权力
2 李登辉与民进党相互利用
第三章 民进党上台后的权力结构变迁
第一节 陈水扁的权力集中
1 民进党上台后的“执政实习”
2 陈水扁个人地位的强化
第二节 执政时期陈水扁决策系统及幕僚群
1 陈水扁的基本决策结构
2 陈水扁与幕僚的关系特征
第三节 权力平衡与“去派系化”
1 以陈水扁为中心的权力平衡游戏
2 派系解散及其影响
第四章 民进党执政后的发展困境
第一节 “台独”路线对民进党的束缚
1 “台独”路线的推进路径
2 “台独”路线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3 民进党迟迟无法进行适应性转型
第二节 民进党执政后出现的价值危机
1 基本价值的异化
2 “本土”论述的钝化
第三节 横遭冲击的世代交替
1 民进党“新世代”的育成轨迹
2 民进党“新世代”的基本特征
3 望穿秋水难接班
第五章 后“扁”时代的权力斗争与世代交替
第一节 民进党下台后的权力格局
1 “律师世代”的整体衰落
2 民进党下台后的权力格局调整
3 对陈水扁的“柔性切割”
4 蔡英文成为党内共主
第二节 民进党的资源分配结构变化及价值重建
1 民进党下台后的提名方式调整
2 民进党下台后的派系重组
3 动员模式变化:重回社会运动?
4 民进党的价值重建
第三节 民进党的世代交替
1 2012年选举“天王”依然活跃
2 民进党世代交替的新特征
3 世代交替与民进党的未来发展
第四节 民进党的派系特征变迁及对权力结构的影响
1 台湾政治中的“恩庇—侍从”结构
2 民进党的派系发展:从“合作型”到“侍从型”
3 民进党“侍从型派系”的基本特征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出于对民党史和政治史的兴趣,用了三天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这本书作者写到2012年。本书根据时间顺序,分析民党的权力结构和变迁,中间夹杂着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 作者认为,民党是一个派系共治的政党,其最高目标是赢得选举的胜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权力和资源的分配。 作者得出了很多有见地的结论,如认为日后民党新的派系形成仍然无法脱离“恩庇—侍从”体制,目前菊系、英系势力的形成就证明了这一点。作者对民党体制的论述,很是深刻。 但是作者的某些预测还是离日后的政治发展有一定差距,包括作者对谢苏等等大佬的退出时间估计过早、对国民党反制民进党的能力估计过高、对台民的政治理性化的发展程度估计过于乐观等等。 时殊世异,7年间,台湾政治和民党本身也在发生变化,期待作者能有新的研究出现!

评分

出于对民党史和政治史的兴趣,用了三天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这本书作者写到2012年。本书根据时间顺序,分析民党的权力结构和变迁,中间夹杂着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 作者认为,民党是一个派系共治的政党,其最高目标是赢得选举的胜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权力和资源的分配。 作者得出了很多有见地的结论,如认为日后民党新的派系形成仍然无法脱离“恩庇—侍从”体制,目前菊系、英系势力的形成就证明了这一点。作者对民党体制的论述,很是深刻。 但是作者的某些预测还是离日后的政治发展有一定差距,包括作者对谢苏等等大佬的退出时间估计过早、对国民党反制民进党的能力估计过高、对台民的政治理性化的发展程度估计过于乐观等等。 时殊世异,7年间,台湾政治和民党本身也在发生变化,期待作者能有新的研究出现!

评分

把历史串讲一遍。

评分

思路很清晰,内容就是如标题描述一般,围绕民进党的派系发展和权力资源分配的问题展开。 最大的感受就是民进党利用“民主”这一价值述求工具以及“台独”这个神牌不断谋求与国民党斗争中的政治权力;在党内,也同样是党派林立,党同伐异,政治资源的争夺永远是民进党政党政治中的重点和核心所在,甚至所谓的社会运动也不过是煽动民众,夺取政治资源的另一手段。

评分

派阀政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