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02-中國農村社會保障製度結構與變遷

1949-2002-中國農村社會保障製度結構與變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
作者:宋士雲
出品人:
頁數:302
译者:
出版時間:2006-12
價格:24.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01005964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保障史
  • 中國農村
  • 社會保障
  • 製度變遷
  • 1949-2002
  • 曆史研究
  • 社會政策
  • 農村發展
  • 中國社會
  • 保障體係
  • 公共政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農村社會保障製度結構與變遷1949-2002》主要內容: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變革中,社會保障製度改革已成為當前的重點和難點。在統籌城鄉發展、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破解中國社會保障製度的結構體係、製度模式、運行機製、政策設計和發展趨勢等一係列重大問題,特彆是農村中現代社會保障製度缺位問題,更是當務之急。《中國農村社會保障製度結構與變遷1949-2002》從經濟史學的視角,立足於經濟學規範,有機整閤瞭曆史學、社會學、法學、倫理學等學科的分析方法,以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為價值判斷標準,對新中國工業化、市場化和現代化背景下的農村社會保障製度結構與變遷進行瞭史實描述、綜閤分析和專題性研究,探究瞭農村社會保障製度在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時期的製度結構、模式特點、績效和存在的問題、變遷動因和曆史背景以及與城市社會保障製度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總結瞭經驗教訓,提齣瞭今後的發展對策和思路。

著者簡介

宋士雲,男,1966年生,山東陽榖人,經濟學博士,聊城大學商學院教授、副院長,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研究。1989年畢業於聊城師範學院,獲哲學學士學位。199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係,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98年破格晉升為教授,2001年被評為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中青年學術骨乾。曾主持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1項,參與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項目4項,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3項。曾在《世界經濟》、《中國經濟史研究》、《農業經濟問題》、《改革》等刊物發錶論文50餘篇,齣版專著3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研究現狀述評與選題的意義
二、相關概念的界定與解釋
1.社會保障製度定義
2.社會保障製度結構
三、本書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觀點
1.本書的主要內容
2.本書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本書的主要觀點
四、本書研究的理論創新和實際應用價值
第二章 農村個體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保障製度(1949-1955年)
一、中國曆史上的社會保障思想和實踐
1.古代中國的社會保障思想與保障措施
2.近代中國社會保障製度的發展
3.中國小農自然經濟背景下社會保障製度的作用與特點
4.新中國農村社會保障製度的曆史起點
二、建國初期農村經濟的恢復、發展與農民生活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
1.土地改革與農業生産的恢復、發展
2.農民生活的初步改善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3.以農民私有製為基礎的農業生産互助與貧睏農民生産生活睏難的緩解
三、人民政府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事業建設
1.建國初期的農村賑災工作
2.建國初期的農村社會救濟
3.建國初期對農村的醫療救助
4.建國初期對農村鰥寡孤獨殘疾人的照顧
5.建國初期的農村優撫工作
6.某些傳統社會互助項目的變遷
四、建國初期農村社會保障製度的特點
1.社會保障製度的基礎是農民個體所有製經濟,
土地保障是主體,政府、社區的救助是補充
2.社會保障製度的建立和運行與政府的積極參與密不可分
3.建國初期社會保障製度較好地處理瞭效率與公平的關係
第三章 計劃經濟體製下農村社會保障製度結構與變遷(1956-1983年)
第四章 嚮市場經濟轉軌中農村社會保障製度結構與變遷(1984-2002年)
第五章 對中國農村社會保障製度的反思與前瞻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