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班军制度研究

明代班军制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彭勇
出品人:
页数:465
译者:
出版时间:2006-1-1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1056972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制度史
  • 明史
  • 明代
  • 彭勇
  • 明清
  • 历史
  • 工具书
  • 明代
  • 班军
  • 制度
  • 历史研究
  • 军事制度
  • 中国古代
  • 明代史
  • 制度史
  • 军事历史
  • 班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通过对《明实录》的全面梳理,从总体上把握班军制度的沿革流变;参考诏令、典章类史籍,归纳出基本线索;通过分类整理边防志、卫所志和省、府、州、县等志,尽可能归纳出班军的来源及分布地区;分析重要的奏疏、题行稿等档案公文,考订出班军制度的基本规定和具体操作方法。

作者简介

彭勇,汉族,河南夏邑人,1970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师从顾诚先生。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明清史。发表有《明代广西班军制度研究》、《明代士夫追求润笔现象试析》等论文20余篇。参编有《中原文化史》、《黄河文化史》、《河南通史》和《英烈传》(点校)等著作。

目录信息

总序
序言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基本观点
(一)京操班军形成的背景
(二)明代班军的含义
(三)班军制度的基本属性
(四)对班军制度的若干思考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内容
第一章 班军制度概述
第一节 班军制度的建立
一、明初卫所制度的建立、编制、职能演变
二、北边之忧
三、明初军队的抽调与班军制度建立
第二节 京操制度沿革
一、“土木之变”与团营的创立
二、“庚戌之变”及复三大营之旧
三、从班军折班到尽驱工役
第三节 班军的主要类型
一、广西班军
二、南京班军
三、蓟镇人卫军兵(包括来自九边军兵和
内地的民兵)
四、边操班军
五、其他班军形式
六、诸类班军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京操班军的来源及其对外卫的影响
第一节 京操班军的来源卫所
一、川越泰博对京操班军分类的失当
二、京操班军来源卫所的变化
三、各都司参与京操事务的卫所数量考察
第二节 京操班军对外卫基本职能的影响
一、在外卫所基本职能
二、对在外卫所屯田的影响
三、京操对地方防御的影响
第三章 班军制度的组织管理(上)
第一节 旗军的户籍管理及其身份确定
一、军户世袭制度的一般原则
二、卫所军户与州县军户的关系
第二节 班军赴班的基本程序
一、京操军早期的抽选方法
二、班军队伍的管理与替补
三、上班的程序及管理
四、班期违误及相关处罚
第三节 京操班军的职责
一、京师操练
二、征调戍守
三、修造工役
第四节 班军的基本生活状况
一、班军的主要收入形式
二、主要支出形式
三、影响班军生活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班军制度的组织管理(下)
第一节 相关官员及其职掌
一、军事系统主要官员
二、监察系统主要官员
三、行政系统相关机构及主要官员
第二节 领班官员的抽选与考核
一、领班官员的抽选
二、领班官军的基本职责及其考核
第五章 班军制度的衰落
第一节 明代军事防御体制的多元化
一、班军制度的全面衰落
二、班军制与募兵制
三、班军制与民兵制
四、班军制与家丁制
五、防御军兵来源的多元化
六、明末的兵变
第二节 对班军制度“垂而不死”的思考
一、因循祖制的治国思想
二、难以割舍的利益
三、因势利导的图存变革
征引文献目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