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此后的二百余年中,它被加诸“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之一”等许多美誉。
亚当·斯密着眼于他所观察到的尚未出现工业革命的世界经济,首次系统分析了国民财富产生、分配与持续运转的内在规律。他认为人类利己的动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推动一切经济行为,同时强调政府应尽可能少地干预,并给予贸易自由的发展。亚当·斯密在经济学界中拥有近乎于神的地位,迄今为止,他的思想仍是所有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必须参考借鉴的基础。
本书邀请资深专家对原著做出删节,在缩减篇幅的同时,充分保留斯密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及完整体系。此外,本书还在经典原著的基础上,选配420幅传世名画、大师摄影及经典插图,力求贴近原著论述的事实与思想,并使这本经济巨著的阅读过程变得轻松愉悦。
亚当·斯密(1723-1790),生于苏格兰克科底,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
1751年到1764年,亚当·斯密在格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并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在于他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该书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代表了亚当·斯密的哲学和经济学理论,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 、“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亚当·斯密与原始积累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读书报告 1、亚当·斯密笔下的资本积累:节俭的神话 作为被现代经济学和现代管理学追认为开山鼻祖的亚当·斯密,其著名著作《国富论》尤其是其中“看不见的手”的比喻,已经为人所熟知,并用来证明自由贸易和政...
评分整整90年前的1919年3月,正面对另一场经济危机的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所遭遇的困境。然而,他却不情愿地写下了这句结语:“那种认为资本主义无法摆脱当前危机的想法是错误的。”事实证明,与列宁所持的某些观点不同,他的这个预期是相当正确的...
评分之所以加上“我认为”三字是因为我知道许多人对此会嗤之以鼻。但不管你们现在怎么看这个问题,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总有一天人类会承认。 事实无数次的向我们证明,如果一个体系需要不断的通过附加条件加以修补,那么就说明这个体系本身很可能就是错误的。当年的地心说理论...
评分【按语:在阅读《国富论(1776)》之前,尚未来得及仔细阅读《道德情操论(1759)》,虽然知道后者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道德基础,因而只能暂时设定《道德情操论》与休谟《人性论》卷3中的道德理论是高度类似的:在休谟以同情原则来将...
评分一. 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经济学之父,他的代表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初版于1776年,和美国的《独立宣言》同年发表,被后人视为1776年发...
书是好书,翻译的让人七荤八素,有机会要看一下原版。
评分基本上描述了现代社会的雏形
评分插图版,有一些相应的解释论述,用图画更贴切了当时的背景!
评分据说是删减版,翻译得比较通顺,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以自己利益最大化去理解就解释得通了。
评分太浅显但是易懂。很不错的非专业普及经济类翻译的书。需要多读几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