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中的中国人》的英文版本出版于1911年,是辛亥革命前西方观察中国的代表作。书中主要纪录东西文化在中国的冲突,作者对中国当时各方面的状况进行了独到的观察,并阐发了一些有趣见解。其对中国人口、环保及禁烟等问题的议论,极有预见性并富史料价值。
我们常常将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归于中华文明及其社会制度。实际上,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仅仅在于有限的土地上养活了过多的人口。 假如中国人有幸经历一个持续、稳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而且这一阶段不至被任何历史的反动、外族统治及内乱所打断,至多需要两代人的时问,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就会与美国平民的生活水平不相上下。 本书中主要纪录东西文化在中国的冲突,作者对中国当时各方面的状况进行了独到的观察,并阐发了一些有趣见解。其对中国人口、环保及禁烟等问题的议论,极有预见性并富史料价值。
杰作。 1911年写的,居然在第12页就谈到了中国的环境问题,是中国生态环境糟糕,没有办法保护森林和渔场猎场。已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这将是一场耗时不短的持久战。但是野生动物数量却挺大。 读此书的一种领悟是,你会发现,西方人评价中国缺乏公共设施也好,公共卫生差也好,4...
评分在读这本书之前非常好奇20世纪初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和西方国家到底有多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外国人眼中是怎样的?直到看了这本书,我看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象,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还因为作者是旅居中国的美国人,他对中国的看法更加客观,反而更加真实的描述了当时的社...
评分杰作。 1911年写的,居然在第12页就谈到了中国的环境问题,是中国生态环境糟糕,没有办法保护森林和渔场猎场。已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这将是一场耗时不短的持久战。但是野生动物数量却挺大。 读此书的一种领悟是,你会发现,西方人评价中国缺乏公共设施也好,公共卫生差也好,4...
评分杰作。 1911年写的,居然在第12页就谈到了中国的环境问题,是中国生态环境糟糕,没有办法保护森林和渔场猎场。已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这将是一场耗时不短的持久战。但是野生动物数量却挺大。 读此书的一种领悟是,你会发现,西方人评价中国缺乏公共设施也好,公共卫生差也好,4...
评分这是美国人写的20世纪初的中国的见闻和感受,里面充满了几乎不加修饰的对当时这个社会现状的直白描述,对生活在言论和文章常用修辞和避讳的读者看来有点不可思议,当然这是西方人的专业诚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尽管是作者只在中国旅行了不长时间,但是书中处处存在的调查数字无疑...
虽然题材和角度对我不新鲜,但我认为是本好书.
评分我读的是时事出版社的,就是这本书,封面不用而已。
评分绕道再绕道理解自身。作者对中国的一些错误认识很逗,不过也可以理解他得出这样印象的原因,可能当时也是代表了广大的看法。
评分翻译不够精确,期待新的译本。
评分整本书主要讨论晚晴时的中国,内容还是非常广博的,有景观、村庄、人的精神面貌、和人口相关的因素(生育率、婴儿死亡率、家族生育观)、禁烟状况、妇女解放、基督教、新式教育等等。对此感到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将中国出现贫穷落后的场景很大程度上都归于人口的众多和生育率之高,在最后的译后记里面译者还着重的提到罗斯这本书的“睿智”之处在于能将百年之后中国的面貌和场景做了一个近似准确的预言。当然时代的限制,即便是那时作为社会学家的罗斯,很多话语分析还是略显薄弱的,就更不用说方法论上的贡献和创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