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彌爾頓 John Milton
1608-1674
英國詩人、政論傢。1608年12月9曰齣生於倫敦一個富裕的清教徒傢庭。父親愛好文學,受其影響,彌爾頓從小喜愛讀書,尤其喜愛文學。1625年16歲時入劍橋大學,並開始寫詩,1632年取得碩士學位。因目睹當時國教曰趨反動,他放棄瞭當教會牧師的念頭,閉門攻讀文學6年,一心想寫齣能傳世的偉大詩篇。
1638年彌爾頓為增長見聞到當時歐洲文化中心意大利旅行,拜會瞭當地的文人誌士,其中有被天主教會囚禁的伽利略。彌爾頓深為伽利略在逆境中堅持真理的精神所感動。翌年聽說英國革命即將爆發,便中止旅行,倉促迴國,投身革命運動。
1641年,彌爾頓站在革命的清教徒一邊,開始參加宗教論戰,反對封建王朝的支柱國教。他在一年多的時間裏發錶瞭5本有關宗教自由的小冊子1644年為爭取言論自由而寫瞭《論齣版自由》。 1649年,革命陣營中的獨立派將國王推上斷頭颱,成立共和國。彌爾頓為提高革命人民的信心和鞏固革命政權,發錶《論國王與官吏的職權》等文,並參加瞭革命=工作,擔任拉丁文秘書職務。1652年因勞纍過度,雙目失明。
1660年,王朝復闢,彌爾頓被捕入獄,不久又被釋放。從此他專心寫詩,為實現偉大的文學抱負而艱苦努力,在親友的協助下,共寫齣3首長詩:《失樂園》(1667),《復樂園》(1671)和《力士參孫》(1671)。1674年11月8曰卒於倫敦。
寫作背景:
《論齣版自由》是密爾頓在1644年嚮英國國會提齣的一篇演說詞。1644年是英國資産階級嚮斯圖亞特王朝作鬥爭取得初步勝利的時期,革命內部的資産階級上層分子長老派害怕革命繼續深入,他們竭力控製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政治思想,力圖與王黨妥協。密爾頓為瞭爭取人民言論齣版自由,寫瞭這篇政論,嚮國會提齣呼籲,並在演詞中對長老派提齣瞭警告。
《論齣版自由》作者約翰·彌爾頓(1608-1674)是英國偉大的詩人和政論傢,17世紀英國資産階級革命的參加者。《論齣版自由》是彌爾頓許多精心撰述的政論中最重要的一篇,是他在1644年嚮英國國會提齣的一篇演說辭。1644年是英國資産階級嚮斯圖亞特王朝作鬥爭取得初步勝利的時期,革命內部的資産階級上層分子長老派害怕革命繼續深入,他們竭力控製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政治思想,力圖與王黨妥協。彌爾頓為瞭爭取人民言論齣版自由,寫瞭這篇政論,嚮國會提齣呼籲,並在演說辭中對長老派提齣瞭警告。
為瞭幫助讀者瞭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思想,我們從《蘇聯大百科全書》中譯齣“彌爾頓”一文,作為附錄附在原文的後麵,供讀者參考。
《论出版自由》读书笔记 《论出版自由》是弥尔顿在1644年向英国国会提出的一篇演讲词。他围绕着“主权在民、天赋人权”,从三个方面揭露了集权主义制度对人民自由权利的压迫,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1、 制定出版物审查制度的人不怀好意;法令本身也存在问题...
評分最近正在看这本书,刚开始看了不多久,知道书中的很多思想在当今仍然很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很想知道一些名人对这本书的评价,书评往往也是会很精彩的吧,只是,在网上搜不到,书里也没有看到。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評分四万字的演讲,充满巴洛克式的繁复变形,雄辩滔滔,有时候甚至让人感到啰嗦。当然,令人稍感厌烦的一个原因是作者所讲的道理,在今天已成常识——虽然未必都成为现实。 360多年过去了,真是步履蹒跚啊。 此文成于1644年。那一年的中国,发生了一些什么呢?下面摘的是...
評分❶言论自由其中包涵以不论何种渠道、形式获取传播资讯。刊物书籍是思想的载体,审查制意味着读者独立获取资讯、独立思考分析的权利被侵害,也就是破坏了言论自由。 ❷肉体留给现在,精神创造未来。杀死一具肉体和审核杀害一本书具有不同意义。书籍是人类思想精神通过纸张字...
評分弥尔顿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论出版自由》书中的论述大多付诸于神学的话语,但却并不显得虚无飘渺,反而充满着理性的力量。由此可窥见西方文化的其中一个特征:他们认为人的理性是由上帝所赋予的,因此人是高贵的,拥有足够的自信去运用理性进行思考和判断。 在这本书中弥尔顿...
這書名對天朝人民來說是童話集。。。。
评分公元1644,李自成入京,崇禎吊死;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張獻忠攻剋重慶;以及《論齣版自由》發行。
评分若乾年後,此書於國朝更名為《彌爾頓1644年在英國國會上的演講》,始得繼續發行。
评分再思維縝密、旁徵博引寫成這樣也太繞瞭,不具備簡潔之美
评分公元1644,李自成入京,崇禎吊死;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張獻忠攻剋重慶;以及《論齣版自由》發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