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的端午节,萧红出生于东北小城呼兰镇。呼兰,在地图上只不过是哈尔滨附近的一个小圆点,如果不是因为萧红的《呼兰河传》,可能人们无从知道它的存在。终日流淌的平静的呼兰河,作为松花江的一个支流,默默地依稀穿过小镇,见证着在这个平凡的东北小镇生活着的人们的喜怒...
评分没有比萧红更面目模糊的了。 肇因是她自己下笔也始终是一团模糊,她很少肯定地表达自己,并不是其他作家惯常的“我”“我”“我”的角度。她不是这样看世界,于是特别。她始终是年幼的角度,静观,并被所观察的世界忽视着。连带她写的句子,有时让我觉得读着像幼女气不够,断...
评分阴沉的午后,读罢《萧红传》,心里有种难言的惆怅。 书是淡朱红色的硬皮封面,左上角方有一大一小两只白色花翎鸟,看着像蝴蝶,又有凤冠,但身子是小小的,仍是无助的雀鸟。左下方是萧红传三个简单的白色字,作者和出版社名。用色本来算得上张扬浓烈,却反显出一种极素净的效...
评分第一次读到她的文,立马就喜欢上了,笔头轻盈,情绪柔软,既感性又精准妥帖,还有淡淡的诗意,情不禁地就融在了她絮叨的世界里。直叹这是怎样的一位奇女子,有这么厉害的功力。 很早就想读她的传记,这次读到葛浩文的《萧红传》,总算是了了一件心事。一口气读罢...
购于XXX
评分之前读过平石淑子的《萧红传》,时隔大半年再读葛浩文的传记。葛传大体上以萧红所到的城市作为章节标题,很能代表萧红颠沛流离四处辗转的一生。比较特别的地方是葛传对萧红作品的评价非常能体现其个人的欣赏趣味,好恶非常明显,也颇显其可爱之处。
评分世人对她误解太多,认识太少
评分不完全客观,但结论还算中肯
评分购于XXX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