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张舜徽集》是继国学大师、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的著作《张舜徽集》第一辑推出后的第二辑。第二辑7部5册,内容涉及面更广。本书为其中一册,是以学记形式,以整体为对象写出的清代学术史,突出了若干有代表性的学者、学派的重要贡献。该书内容丰富,思想精粹,创见甚多,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文集。
重读此书 顾炎武的刻苦和严谨 p36 张履祥对于王阳明《传习录》的极其反感。认为其书极其吝骄。 颜李之说讲求经世致用,为通儒之教,符合儒家干政的本意。可惜后世学者迫于文字狱,只能投身于纯学术,终不能出。 钱大昕对于宋、辽、金、元史的研究,对这几部质量不高的正史...
评分重读此书 顾炎武的刻苦和严谨 p36 张履祥对于王阳明《传习录》的极其反感。认为其书极其吝骄。 颜李之说讲求经世致用,为通儒之教,符合儒家干政的本意。可惜后世学者迫于文字狱,只能投身于纯学术,终不能出。 钱大昕对于宋、辽、金、元史的研究,对这几部质量不高的正史...
评分个人觉得,本书对学术流派分析的比较好,对流派代表人物写得比较详尽,流派传承关系也很清楚,但是对人物介绍的不够多,不够全面
评分个人觉得,本书对学术流派分析的比较好,对流派代表人物写得比较详尽,流派传承关系也很清楚,但是对人物介绍的不够多,不够全面
评分个人觉得,本书对学术流派分析的比较好,对流派代表人物写得比较详尽,流派传承关系也很清楚,但是对人物介绍的不够多,不够全面
抽读戴震篇,议论征引都平平。
评分张先生立志于通,不屑为专门之学,故其清儒学记读来与别人不同,多见清人治学博而有约的一面
评分这书是老先生去世前两年写的,但所有的积累都源于老先生年轻时,曾想以一人之力写清朝史,深读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清人著作文集,奠定了一生的学术基础。所以,这书虽写于晚年,用词造句等,有着知识分子50年代至70年代被洗脑,改造的痕迹。但本书的思想和学术理念还是与梁、钱的学术史的理路,意识底层的东西是不能被轻易改变的,学术底蕴时时在拨乱反正。
评分大略读了一过,对那些汉学家和生平、各方面的学术成就能很清晰地了解得到。(只是我还有好多字不认得。读过之后,能够知道该怎么读汉学方面的书籍吧,至少能知道读那些本书,还有就是对于某一方面的可能先读谁的书。。。)
评分先生笃实之风,荦荦可见。 /阶级分析大法好23333333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