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裏剋•麥剋法誇爾(Roderick MacFarquhar,1930年12月2日-2019年2月10日),英國曆史及政治學者、中國問題專傢、前英國政治人物,父親為英國外交官亞曆山大•麥剋法誇爾爵士,專精於文化大革命史,哈佛大學政府係教授。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年5月24日—1991年9月14日),美國人,齣生於美國南達科他州,曆史學傢、漢學傢,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創始人。1932年費正清來到中國,執教清華大學,任講師,講授經濟史。他在北京認識瞭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並與他們成為最親密的朋友。費正清和他夫人費慰梅的中國名字就是梁思成替他們取的。
Volume 15 of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is the second of two volumes dealing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its birth in 1949. The harbinger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ere analyzed in Volume 14. Volume 15 traces a course of events still only partially understood by most Chinese. It begins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o's thought since the Communist seizure of power, in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why he launched the movement. The contributors grapple with the conflict of evidence between what was said favorably abou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the time and the often diametrically opposed retrospective accounts. Volume 15, together with Volume 14, provide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clearest account of how revolutionary China has developed in response to the upheavals initiated by Mao and Teng Hsiao-p'ing.
今天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感触颇多,对于受惯了“正统”历史教育的我来说,本书所描述的历史无疑对以前脑海里的历史是一种颠覆,而且我更倾向于将这本书看成是一本历史学术论文集,而不是单纯的罗列史实。基于历史但又不拘泥于历史,海纳百川但又自成一派,无疑是这本书的过...
評分2016-01-03 wxl,你好: 非常遗憾,你发表 未审核通过,已被移除。系统已将原文发往你的登录邮箱。 谢谢你的理解与支持。 ——系统邮件中心 2016-01-03 wxl,你好: 非常遗憾,你发表 未审核通过,已被移除。系统已将原文发往你的登录邮箱。 谢谢你的理解与支持。 ——系...
評分在看这本书以前,建国以来的历史事件,尤其是文革时期的事件对我来说,总是只有一鳞半爪的了解,只知道对中国造成了场浩劫,只清楚是毛发动的,只晓得发生了很多悲剧。但是,具体的起因,经过却是从来不了解。 我没有亲历那场运动,所以对于那些号称反映文革中的悲欢离...
評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最后一卷谈及城市和农村的变迁引起我的注意,我尤为感兴趣中国农村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城乡差距是如何拉开的?我的父辈受到什么影响?以及对于出身农村的我又留有什么痕迹?带着这些问题我试着推出一些观点。 从一开始,中国农村的社会基础就被...
評分今天人民日报也转发了"后浪"视频,点进去看了下下面的评论。这下倒好,官方可能万万没想到大家伙的言论会如此"火辣"!有人说评论两极分化,在我看来这差不多就是万口一辞,不过在这一辞的间隙之间夹杂着一两个不怕死的"萨拉热窝枪手"。 词当然是来自于辞典这个客观存在的依据,...
這種好多學者各寫一章的書的確沒什麼看頭。還是一兩個人獨作的更有深度、更成體係。外國人寫中國曆史也沒有一貫的邏輯,隔靴搔癢。
评分mark another Roderick MacFarquhar's book, that book
评分mark another Roderick MacFarquhar's book, that book
评分沒怎麼讀進去,慚愧。另一原因便是大多都知曉瞭。
评分這種好多學者各寫一章的書的確沒什麼看頭。還是一兩個人獨作的更有深度、更成體係。外國人寫中國曆史也沒有一貫的邏輯,隔靴搔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