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关于忧郁症的著作:作者不仅是一位富有盛名的畅销书作家和忧郁症研究者,更特殊的是,他本人就是一位三度饱受重度忧郁症折磨的患者,这使得本书中既有作者大量采访、调查和研究得来的详实材料,也记载了作者刻骨铭心的“忧郁”历程,这段独特的人生经历鼓励作者和每一位读者——怀着大勇气与大智慧,去发掘生活的美丽。
《忧郁》是一本从个人、文化与科学三个方面对忧郁症加以检视的纪实作品。作者安德鲁·所罗门详细描述自身罹患忧郁症,以及与之对抗的各项历程,并对其他患者、医师、科学家、相关决策者、政治家、药师和哲学家进行深度采访,揭开忧郁症敏感细微的复杂性,与它所造成的深层痛苦。著书期间,作者不仅面临完整定义忧郁症的艰巨工作,更对现有庞大药物治疗所涵盖的范围、另类疗法功效详加叙述,他从各地不同的病患人口结构与历史角度来分析这项慢性病所造成的冲击。此外,他也透过新兴生物学科对精神障碍的解释,揭示向来受到争议的道德与伦理议题。
安德鲁·所罗门,先后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及英国剑桥耶酥学院,是艺评家,长期研究俄国地下前卫艺术,他本人就是忧郁症患者。在历经数次崩溃并努力探寻解决之道后,他整理出一篇报导,登刊于《纽约客》。没想到这篇报导引起读者广大的回响,于是他决定将这篇报导扩大为一本从医学、心理、文学、历史、政治等角度全面关照忧郁症的书籍,便是此书。
误解,有多少是来自不了解,不愿意了解或者说回避这个问题。从我开始看《忧郁》这本书开始,每一个看到书名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对我说同一个意思的话——这种书还是少看,越看越容易陷进去,本来没什么看看就觉得有什么,然后就出不来了。或者说这种书我不敢看,怕自己会陷落进去...
评分炎热的盛夏终于走了,可是秋老虎依然发威,烦闷、燥热,让人对这个本该收获的季节也喜欢不起来。 其实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年年有之,可是每当这个时候,依然免不了在相似的天气里,心情不由自主地躁动不安,莫名地升起一股忧伤的情绪。 曾经有一段时间里,正是在这个时节里...
评分如果这本书的作者没有患过忧郁症,那么我是不会去读的,未经历过忧郁的人永远无法想象忧郁的状态。 MOTTO: 丧失了自杀的勇气,而它也不具备杀死我的力量 摧毁了我的意志,却又成为支撑我身体的另一种力量 曾以为放声大哭是人生最悲惨的状况,后来才发现眼泪流干后的无所适从,...
评分适当忧郁是正常美丽的,但是如果成为病态确实很可怕. 两者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呢? 那些敏感的头脑,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思想,很可怜地更容易受这种病的侵扰。 尽管有很重要的天生遗传成分,但是,忧郁转化为症难道就不能自控预防吗? 很同情
评分刚从同行手里接过这部书就很喜欢这个名字——“走出忧郁”,走出来,治好了总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这是一个好的结果,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问结果怎么样——而这正是一个拥有完美结果的故事。 我其实不想谈忧郁症这件事,因为谈这些事的人很多,现在忧郁本身已经成为...
2012.11.07 作者高度自觉。 后半部实在…… 但个人经验部分很有用。 2016.2-3月重读。这本书谈的是“忧郁症状”而不一定是“忧郁症”——里面谈到的病例有可能会获得其他诊断。谈及男性“暴躁”和家庭暴力举动(例子是经典的作为忧郁“躁”的那一面)。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本书是个经验传授,但其实不是。作者为了写这本书,查找了不少资料,有点“掉书袋”的错觉。对忧郁的致残性(对社会功能的伤害)有了更多理解。是不多的谈及“儿童忧郁”的一本书。深深感觉好书不一定是观点全面,而可能是细致入微的描写,即使观点不一定对,但这本书依然有重读的价值(documentary的价值)。
评分The Noonday Demon: An Atlas of Depression by Andrew Solomon.: Touchstone.
评分just on my way| a year ago, i'm busy healing the world; but now, myself. what's wrong with this world and me?|| 其实写的挺好的,有自身经历,有案例,有引用,有调查的~
评分You slowly start to feel better and then all of a sudden you crash again...Then it starts all over...
评分适合某些家庭分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