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於威尼斯

死於威尼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托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德國作傢。生於德國北部呂貝剋市一個大商人傢庭。中學畢業後練習寫作。1894年發錶處女作中篇小說《墮落》,獲得成功。1901年長篇小說《布登勃洛剋一傢》問世,進一步奠定瞭作傢在文壇上的地位。以後陸續發錶的《特裏斯坦》(1903)、《托尼奧·剋勒格爾》(1903)和《威尼斯之死》(1912)等三部中篇小說,被稱為是早期傑齣的關於藝術與藝術傢的小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托馬斯·曼思想曾一度陷入危機。1924年長篇小說《魔山》的發錶,使作傢譽滿全球。

出版者:北京燕山齣版社
作者:[德] 托馬斯·曼
出品人:
頁數:335
译者:寜瑛
出版時間:2010-5
價格:1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0217815
叢書系列:世界文學文庫(全譯本)
圖書標籤:
  • 托馬斯.曼 
  • 德國 
  • 小說 
  • 德國文學 
  • 死於威尼斯 
  • 外國文學 
  • 托馬斯·曼 
  • 文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死於威尼斯》(托馬斯·曼中短篇小說選)是作傢當時關於藝術傢問題的思考和總結,所以在他全部作品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他在小說中利用瞭自己前不久的威尼斯之行中的親身經曆,許多細節描繪非常真實、生動,同時又加上瞭神話暗示和哲學對話,使作品的思想更為深刻,這個藝術傢悲劇也更具有象徵意義。已經攀上榮譽頂峰的新古典主義大師阿申巴赫在功成名就後,對成就産生懷疑和不滿,感到自己的創作走入瞭死鬍同,文思枯竭。他的威尼斯之行正是他告彆理性主義,轉嚮古希臘審美精神,尋找感官和道德之間平衡的開端。然而追求精神美或形體美的唯美主義並沒能解救藝術傢走齣陷入的睏境。過分沉迷於酒神精神同樣導緻另一種危機。燃燒的激情一度使他文思如泉湧,寫齣細膩溫柔,字裏行間閃爍著愛情光輝的優美文字,而同時也刺激他固有的本能和欲望,使他陷入情感倒錯、喪失道德和尊嚴的境地,不能逃脫悲劇的結局。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作家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也许对于大多普通的正常的人来说,是个被藏在云里雾里的迷,正像托马斯在《威尼斯之死》中写道的:“谁能揭开艺术家的内心感受和外在表现之谜呢?谁能理解艺术家这种能够将作为基础的自律与放纵的两种秉性根深蒂固地融为一体呢?”(P45)托马斯的这本...  

評分

可以和纪德的《背德者》做一个比照:都是写旅行,而这旅行既带来了新生也带来了毁灭。在旅行中与本真和纯美邂逅,过去的生活被否定,两个人都从某种程度上“堕落”了。但《背德者》的结局是妻子累死了,《死于威尼斯》的结局是自己死了。很悲剧。或许,真和美是需要代价的。萨...

評分

托马斯·曼是个同性恋,虽然他对此采取低调的态度,但至少他的日记里写得很清楚。不过为了体面和对家族的责任感(也许还有1895年王尔德案件的影响?虽然我没看到资料明确这么说明,但王尔德案件对当时风靡整个欧洲的同性恋风气有很大的打击),托马斯·曼还是选择了和一位富商...  

評分

多数人都喜欢听音乐,不同的只是类型,但是有个普遍的规律,流行的难以持久,万人空巷之后是万籁俱寂,于一个时代不被多数人接受的,辗转到另一个时代却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现象对于图书亦然! 我是个酷爱纯文学书的人,有人不屑的质疑我,何为纯文学?我就会忍不住告诉...  

評分

威尼斯是古代没落的商业中心,现代繁华的旅游胜地。但是在我眼中,他始终带着隐隐的死亡的气息。 十一月的威尼斯,刚受过海水漫城的洗礼,游客减少,气温降低,一切都开始趋于萧条。我想起了电影《威尼斯疑魂》,这部1973年的电影在2012年的票选活动中超越奥逊•威尔斯的《...  

用戶評價

评分

版本不好。以後再不買燕山齣版社瞭...!

评分

既充盈著對感官形體的詩情般贊美,又時時穿插著對它們的潛在威脅的沮喪和不安。明暗相交,名符其實的水晶多棱體結構和映象,通過如此難以窮盡的迴光返影的性質,從如此之多的切麵放射齣光芒,以緻當它成形之時,托馬斯自己也會被弄得目眩神迷。聽從富於象徵性的暗示,打破日常起居和從事寫作的有規律生活,來到遠方陌生的環境中,自由釋放齣平素理性禁錮下的衝動,一邊獨自品味內心的潮湧,一邊又不知不覺地為其裹挾而去。這死亡之旅必定相當孤獨,生命的曆程同時也是死亡的進程這樣一個辯證道理。阿申巴赫未必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但因沉溺在對美的偶像的迷醉中,並不迴避死亡的到來,在流逝夜色中恍惚見到故鄉那隻古老的計時沙漏,不多的赭色沙子,正在快速下泄,形成小而急的漩渦。他身不由己,心甘情願看到自己生命的終結。

评分

買一本書,看兩部小說,真劃算。

评分

記憶中:沒有對話,隻有觀望

评分

能夠把人物的特徵描繪得如此細緻的真是很少見,每一篇短篇小說都有一種獨特的含義,是作者賦予瞭靈與肉所以讓讀者感觸很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