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行之有效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他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武则天这个女人活了八十二岁,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生活对她而言就如同游戏一样,她有比普通人更强烈的欲望,以至于秽闻不断;争权夺势的游戏,她玩得津津有味,她玩出的不像是一般妇人统治下的正常历史,更像一出梦呓般异想天开的荒唐戏。她决心要做一个有史以来最有威权最伟大的女人。她最后终归失败了,但绝不是她的过错;她武姓家庭中没有一个人有她一半的智慧、一半的个性、一半的政治才能。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关心这个女人,也会乐意去看一看那样历史,去看她怎样从一个才人变成一代女皇……
这是我读书读得最气愤的一次,甚至难以继续读完这本书。身为一个大家,既然将书名定为正传,至少应保持中立者的姿态还原读者历史,即使无法切实还原,至少也应该在下笔之前有所考证。可这本书读下来,满是偏执与诋毁。一代女皇,功过自有读者自己评定,一个大家就这样定义一代...
评分最近电视上在热播一部历史剧《武则天秘史》,我冲着对历史的喜爱,便观看了两集。电视一开始便是一场战争,由唐太宗李世民所领导的一场对付外敌的拼杀。夺江山不易,守江山难,此时的他并未曾料到,他如今的一场拼命嘶杀却是在为一个女人打天下;他所打下的这片江山,也将由一...
评分每个人喜爱的书籍类型都不一样,一味的批判确实不公正,毕竟作者写出一本书也不容易,我等凡夫俗子想写也写不出来啊。。但是这里我只想讲讲自己读了本书的感受。。也许有失偏颇,对作者不公,但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罢了。。 我喜欢读历史人物传记,因为可以以一个人的一生为线索...
评分最近电视上在热播一部历史剧《武则天秘史》,我冲着对历史的喜爱,便观看了两集。电视一开始便是一场战争,由唐太宗李世民所领导的一场对付外敌的拼杀。夺江山不易,守江山难,此时的他并未曾料到,他如今的一场拼命嘶杀却是在为一个女人打天下;他所打下的这片江山,也将由一...
评分说实话对于林语堂大师的这篇不知算小说式传记还是传记式小说的东东我深感遗憾。至于还是给了“还行”这样的评价,本人觉得作为一代文豪语言表述遣词用句确实很给力,但全书对武则天执政期间优秀政绩只字不提,通篇尽是大量尽其所能的夸大武则天的过失之处。 书中所述之...
个人情感如此强烈的,充满偏见,肿么有脸自称正史。。。而且,最重要的是,内容上也没神马新颖之处,都是所有说到武则天都会提到的那几样。。唯一的优点也许是不长吧。。。
评分封面看上去是地摊货的品相,里面的内容拉了个李家皇室的口吻撰写,偏的厉害。内容和封面很般配!
评分林先生以一位李氏皇孙的口吻书写,因为先父被武则天害死,所以使用很多富有感情色彩的修饰词,所以呢,不能在封面写上堂而皇之的“正传”两个字,对不对,林先生?
评分对于武则天,男人解读和女人解读必定不同,此书是男权视角下的解读,有典型性,但缺乏客观,而且有历史事实错误,不知是故意还是不知。
评分和京华烟云真一个作者?若非我看的盗版?应该改名叫傲慢与偏见。被高胖子脱口秀洗脑也是蛮重=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